走尋斯笛摩兒山林—達瓦達旺教堂、谷川大橋風光、霧台神山天主堂

『音斯笛摩兒』這個名稱你一定沒聽過,其實是原住民排灣語,

漢語稱山豬毛,在1935年日本將排灣族Timor、Talavatsal、Salalau

三社居民遷移到此,就是今日的三地門。

DSC_1757-1

進入三地門就可以感受到排灣族的文化,這裡的文化特色,可以

從服飾、飲食習慣與住屋環境去了解,可惜,這次尋訪沒有當地

人指引,沒辦法深入探索,只能看看這裡山林,表面上尋幽訪勝。 

DSC_1794-1

流經這裡的是隘寮溪,屬於高屏溪水系,為荖濃溪的最大支流。

主流河長69公里,流域面積829平方公里。 

DSC_1765

遙遠就可以看見三地門鄉「達瓦達旺長老教會」,這座歷經八八

風災吹垮後,當地族人另起重建教堂的信心,一磚一瓦,

由全村居民歷時三年多動手興建完成。

DSC_1768

「達瓦達旺」翻譯成平地話有「團結、合作、向前看」的意思,

也象徵他們堅毅不拔的精神。62年歷史的達瓦達旺教會,25年前

從他村遷移至現址。主要由石板砌成,聖殿內7公尺高的十字架及

講台、桌椅,全是由八八風災遺留下的漂流木製成。

DSC_1774

教堂外打造的福音牆,上頭以塗鴉、木雕及石雕彩繪,勾勒出

部落遷移史及聖經、神話故事,具記載和教育功能。

DSC_1787

教堂位在北大武山下懸在隘寮溪的上游處,由高處往下看,

還真像歐洲的古教堂,從圍牆藝術彩繪雕刻,處處充滿排灣族文化。 

DSC_1790

聽說這高七公尺的漂流木十字架,也是村民扛來的。

DSC_1793

往上走就是台24縣,這些路都是八八水災後重建,

封閉幾年後變的更寬廣安全多,連三座明隧道直通霧台。 

DSC_1807-1

迷霧之間,這裡層層遠山變的更神祕飄渺。 

DSC_1824-1

這一條路原是新南橫的預定線,因穿越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後來

在『環保』的拉鋸戰中破滅了,也在2011年3月28日公告解編阿禮

至知本路段,所以此路中斷在阿禮部落。 

DSC_1862

公路懸在隘寮溪上緣有兩條路,一條通霧台,一條通德文部落。 

DSC_1831-1

遠處看見這台24線重建的谷川大橋的巨影,似乎深埋遠山偏鄉的

『霧台/魯凱族』的原鄉,還有一息仍存的希望。

DSC_1851

此地原橋為伊拉橋,因八八風災時被沖斷而重建,於2013年10月5日

完工啟用,重建橋樑全長654公尺,地面最高橋墩的高度有99公尺,

為全台灣最高橋墩橋梁。 

DSC_1866

谷川大橋上有原住民木刻與石雕,這裡還有為了紀念因救災而罹難

的內政部空勤總隊隊員張順發、王宗立及黃鎂智等3名救災英雄而

設立的八八風災救災英雄紀念碑。 

DSC_1875

橋下是谷川部落,居民在1940年的「集體移住」計劃下被迫遷往今

三地門,直到1955年才遷回現址。2009年 8月6日至8月10日間發生

莫拉克風災,被迫遷村至屏東縣長治鄉百合園區,2010年8月完工入住 。 

DSC_1879

橋下是部分族人種植洛神花,曬乾後可以做成蜜餞。 

DSC_1884

「基督教長老教會」是現今部落之信仰中心 

DSC_1890

下圖是古川大橋下的遊客中心,有廁所及解說牌示。 

DSC_1896

洛神花海之上的谷川大橋,高聳矗立。 

走尋斯笛摩兒山林—達瓦達旺教堂、谷川大橋風光、霧台神山天主堂

 

DSC_1904

 

DSC_1926

出口處一座似乎廢棄的部落建築,可惜無人經營了。 

DSC_1942

出谷川部落後就進入霧台鄉,站立的魯凱族銅像,似乎告知部落間的區隔。 

DSC_1928

山的另一頭,遙望一座涼亭懸於山頭上,還有一朵百合花,相當顯眼。 

DSC_1963

原來這裡山野間盛產百合花,所以魯凱族就以百合花為族花,

象徵責任、榮譽,不論男女都以配戴百合花為榮,然而配戴

的方式和資格都有規範,不可任意配戴。 

DSC_1961

女子配戴百合花飾為貞節的表示,至於男子配戴百合花飾,則是

決定個人英勇的獵績,獵過五隻以上的公山豬,才有資格戴百合花。 

DSC_1991

涼亭上絕佳的視野,一望谷川大橋全貌。

DSC_1974

DSC_1979

DSC_1981

 另一處山坡上被水災沖洗後,露出裸露的岩層原貌,岌岌可危。

DSC_1984

轉過一個彎路,看見的是八八水災的遺跡,整個山谷被沖刷

的岩石洪流滾過,公路就在下游處,你說可怕嗎? 

DSC_2076

再一個彎處,看見的是溪兩側山脈,上頭開築了道路,

左邊山頭直走神山村,右邊道路是走佳暮村。 

DSC_2066

再回首,谷川大橋就在遠方河谷處,彎過幾個山頭才能到達,

霧台鄉真是身處叢山峻嶺間(神山是霧台的入口村)。 

DSC_2095

裸露的岩層山頭滿目瘡痍,隨時有再崩塌的現象。 

DSC_2101

下方有一家明顯的招牌"神山愛玉",原本手工愛玉量不多,

被電視新聞來此採訪後,假日時變的一碗難求。 

DSC_2106

今日剛好非假日上山,人不多,才有機會吃到正港的神山愛玉。 

DSC_2107

愛玉的本尊  

走尋斯笛摩兒山林—達瓦達旺教堂、谷川大橋風光、霧台神山天主堂

剝皮曬乾後的模樣。 

DSC_2111

招牌是小米綠豆愛玉,一碗35元。 

DSC_2116

就在神山部落大街轉過彎來很顯眼的神山天主堂,又稱耶穌聖心堂,

是霧台第一棟水泥建築(1959年)。 

DSC_2127

最近因聖誕節將近,教堂內外布置得很耶誕,讓人一眼就吸睛! 

DSC_2129

看看這巨石招牌就很顯眼,下方以石板砌成的船型物,像是諾亞方舟。 

DSC_2134

不知什麼原因?近期不開放,只能從外方看看,另一個吸睛處

即是這座搭建的羊棚,好像訴說著耶穌誕生的情節。 

DSC_2144

走尋斯笛摩兒山林—達瓦達旺教堂、谷川大橋風光、霧台神山天主堂

在三地門、霧台這附近幾乎所有的教會都有很特殊的造型及故事,

甚至將排灣、魯凱族人的色彩文化融入其間,讓人有一股衝動去探索。 

DSC_2148

下面一篇文章就是繼續再探訪霧台魯凱族的文化特色,期待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龜獵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