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奮起湖,一定想到登山火車,那是世界數一數二的火車頭,倉庫內那二輛火車頭都是

1911~1915年間從美國購買的,雖然已經退休了,還可停在那兒,供我們欣賞呢?

1912年開通的阿里山鐵路,從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一路

爬升至2216公尺高的阿里山。而奮起湖車站就是當年阿里

山鐵路重要的中途休息站。火車站旁停有2輛1913年進口的

蒸汽老火車頭;而現在行駛的紅色柴油火車頭更是阿里山

小火車的特色之一。

前面這張影像,一看就是離開嘉義平原,一路直升到山上,回頭俯瞰那一望

無際的城市,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啊!

路上看見一個人家正在曬茶青,平時只有喝茶,也不知道茶要怎樣的過程才能成形

老闆很親切,除了讓我們拍照,還讓我們參觀工廠,順便解說綠茶的製作過程。

真的很感謝老闆的招待。

來到一處中途站----隙頂

隙頂(Yauvakaz’na原住民鄒語,意思是很多動物聚集的地方)

,高度1250公尺,此地區原是鄒族的狩獵區。


聽說清朝中期隨著清政府對台灣海禁的解除,大陸沿海居民大量移民

至台灣開墾,平原地區人口漸漸飽和,許多漢族和平埔族為了獲得更

好的生活,逐漸往山區發展。



隙頂地區最早落籍的紀錄大約在西元一八六年,迄今約一百四十年。

記錄中只有六戶人家(俗稱六丁)設籍。那時候會來山上居住的人,

通常都是在平地生活遇到相當困難,而轉往山區謀生。

而在當時進入山區討生活,除了要克服自然的環境之外,和原住民之

間的衝突與融合,更是先民每日必需面對的問題,所以先民有句話

:「嫁入隙頂山,沒死嘛黑乾」。

以上這些典故,讓人有點感慨萬千,如今看到的阿里山沿途,都是茶園,開發得不成山樣,

山的另一頭,還好看的見綠蔭幽幽的景色,還真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可能那

一個區域是林務局管轄地,前幾年,發生很多次土石流,政府好像有把一些政令修改,

不知道,政府修那麼多政令,到底是為這個家園著想,還是圖利政商呢?不得而知。


來到山邊,總想留些紀念,不是破壞山林,不是拈花惹草,照張像吧!




你看!小小年紀,擺起架勢,倒有像黃飛鴻呢?還是小子難纏的主角。





奮起湖雖有個湖字,但這裡沒有湖。3面環山的奮起湖位於

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早年從嘉義開往阿里山的火車,都會

停靠在奮起湖車站加水、添煤炭稍做休息,遊客也在這裡買

便當充飢,奮起湖的便當因此聲名遠播。

 

「奮起湖」,周遭種滿了筆直的柳杉樹。從奮起湖火車站

旁的環城步道,沿著林務局鋪設的石階步道往柳杉林間漫

步,苔蘚、地衣爬滿樹幹與石階,流露原始森林風情。

順便介紹一下,在往國小方向,有一處環境很清幽的別墅,名叫"緩慢民宿"

四周圍相當安靜,對住宿者也要求蠻多的,餐飲看看好像也很輕食,值得一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龜獵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