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2771

走小半天一帶也是偶然,往鹿谷去大部分走溪頭,稍一猶豫

來看看這一處滿富盛名的竹林密境,體驗一下,聽聽那一道

穿越竹林的風聲,是否像臥虎藏龍此電影優美的景象。

DSC_0327

到小半天一定被入口處的高架橋吸引

DSC_0336

此小半天高架橋採「三跨式脊背橋」工法,總長度370公尺,

橋面離地約60公尺,往橋下一看還真高聳。

DSC_0338

DSC_2546

入口前的檳榔園與橋下兩側崩塌處,看起來真有威脅性。

DSC_2551

過橋後往回看還真雄偉,每座橋墩基礎打入地底下的距離從

四、五十公尺,間距達一百公尺,可避免河道受阻,免於土

石流威脅,高聳壯麗的脊背橋成了新地標。

DSC_2565

橋上看下去遠處明隧道,應該是遭土石流破壞的原道路。

DSC_2579

這個脊背橋高度非常高,橋長為370公尺,引道工程23公尺,

橋面寬度15.5公尺。兩邊橋頭各設一個景觀平台,可以讓遊客

好好欣賞高架橋的壯觀,下張圖就是觀景台上照的。

DSC_2583

小半天除吊橋盛名外,走長源圳生態步道,體驗早前生活用水的艱辛。

DSC_0355

長源圳生態步道位在小半天風區內、投55縣道(愛鄉路)的道路旁邊,

在明永曆36年(1682年)到民國12年(1923年)的240多年間,由於居民生

活飲用及灌溉的水源取用不便,當地村民就在民國12年時請命開工渠道,

彎山越壁、架橋通渠,歷時半年多,於次年竣工,並命名為「長源圳」,

自此長源圳川流不息,造就小半天千畝良田,解決民生飲水與灌溉,

一直到今日,仍為小半天(竹林、竹豐兩村)最珍貴的生命線。 

DSC_2612

 

路口還有很清楚的指標意象

 

DSC_2672

 

 

 

DSC_0362

整條步道比較陰森,可能較少人來走踏,幾乎全線隱身在翠綠茂密的竹林之間 

DSC_0365

一路走來綠意盎然的綠色隧道,鋪設了石板方便行走,步道

一旁就是有潺潺流水經過的渠道,流水清澈非常。 

DSC_0366 

DSC_0377

DSC_2715

圳溝水質清澈,相關單位修建後,保持很自然的山林風貌,

漫步圳道邊,綠意盎然、潺潺流水,走起路來輕盈許多了。 

DSC_2719

DSC_2720

DSC_2694

DSC_0384

穿過綠蔭,走在一片孟宗竹林,微風稍處,真是可以優游在這片竹林裡。 

DSC_0398

這裡竹林地在一棵棵岩石下矗立,真有古代文人畫竹石的意境

DSC_0419

DSC_2688 

DSC_2700

DSC_2704 

DSC_0437

穿過長源圳一圈,外面是孟宗竹林古戰場的入口,二景點

比鄰而居,相距僅約300公尺左右。 

DSC_0442

看招牌就知這裡是古戰場,原來是清初林爽文事件的戰地,

想像一下,當年(清乾隆51年)(1786),以天地作號召,進行

反清復明為宗旨的秘密組織。事件前後長達3年,調集10萬

滿漢大軍,由台中大里追擊到此處圍剿,最後還被乾隆皇

將此戰役列為「十全武功」之一。 

DSC_0447

入口竹藝作品一,真是特別(這裡可是有藍腹鷴的棲息),小聲。

DSC_0452

進入古戰場的竹林口。 

DSC_0458

望著竹林入口處深黝步道,真想一探究竟,到底戰場在竹林中

有何奧妙,能讓二百年後的我們繼續回憶,一股腦兒衝進去了。 

DSC_0475

究竟步道前標示有藍腹鷴出沒,走好幾步後,慢慢體驗風吹竹林的快感。

DSC_0497

步道磚旁的竹林兩側,孟宗竹林各個鼎立而生,有點身處萬軍

廝殺的戰場上,卻又有像身處仙風俠氣的山林,獨立而傲然。 

DSC_0541

觀賞這一片竹林,心中有一股戚戚然焉,原來此地竹林下,

一顆顆岩石,或大或小,是否巧合或安排,確有像文人畫裡

竹石藝境,暨有高潔的品格又有堅毅不拔的意味存在。 

DSC_0553

蘇軾愛竹亦愛石,文曰"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丑而文",

詩人乘之為"三益",並創立了以竹、石為主題的畫體。 

DSC_0562

這樣的造景真符合鄭板橋的詩作,看一下

【題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DSC_0596

這是一首寓意非常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

把根深深地紮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基礎牢固。 

DSC_0605

 結尾的二句說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

管什麼如何的大風,都不能把它吹倒,或動搖它絲毫的操守。

DSC_0638

鄭板橋喜歡畫竹,他喜歡竹的有節,就像那讀書人的有操守,

有骨氣一樣,因此他的寫竹題詩,都含有借竹詠人的意義。 

DSC_0666

欣賞這些古人對竹的內涵與意境,詩詞上還是喜歡蘇東坡的豁達詩句:

蘇軾-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也無晴。 

DSC_0675

站立在這樣迎風搖曳的竹林裡,你能不遐思想像嗎? 

DSC_0686

看看這片竹林深處,真有太多想像與情感。

........詩情畫意的竹林深處  在這裡我愛上你...這凡間有太多因果

任憑歲月洗去對錯  時空輪迴  唯獨有我把情感寫下清晰輪廓

DSC_2797

 

只有竹穿好一襲墨衣,去鄭板橋畫裡。

雖然風善用所有構陷的話,攻擊你細瘦的影子;

即使最冷的朝代,你仍然筆直堅持,站在雨裡。

父母兄弟都是,這樣的個性;

永遠硬著頭顱而不肯破裂。

DSC_0691

DSC_0705

DSC_2751

DSC_2760 

DSC_2777

DSC_2789

DSC_2807

DSC_2810

在這裡看看竹子與奇石造景的"畫意",似乎把繪畫藝術的

寫意手法運用於竹子景觀設計,如同中國江南園林中的造景,

"以畫入園,因畫生景"的意味。

DSC_2793

DSC_2839

DSC_2721

走出古戰場步道,想像消失了許多,出口旁設了一盤未下完

的象棋殘局,似乎說著古早那一場是真似幻的戰役。

DSC_2730

 

DSC_2725

出了戰場大路再往前可以直達大崙山頭,這裡景觀大多是民宿、

露營區和茶園。茶園景觀相當漂亮,尤其雲霧嬝繞下,更顯得景致飄渺。 

DSC_0733

DSC_0736

這個山頭茶園,這個角度下像極了八卦茶區。 

DSC_0738

這裡茶園中夾雜種了銀杏樹,讓這裡變成觀光區,名為銀杏森林。 

DSC_0745

種植銀杏在中國、日本、韓國都有一段歷史,應該和佛教有關,

後來應用在醫學上,更是炙手可得的聖物。 

DSC_0749

DSC_0756

一道穿越竹林的風聲—小半天長源圳、古戰場竹林森影

這裡時常見到雲海流動,從山巒間傾瀉而下,有時形成雲瀑,

有時迷霧成夢境般,讓人彷彿置身潑墨畫境。 

DSC_0766

DSC_0769

此趟最得意還是欣賞竹林意境,綠意般或迷霧般的美,都是一種欣賞角度。 

DSC_265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龜獵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