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鄉往曾文水庫的觀光道路是六甲往楠西、玉井的主要道路,
沿路丘陵種植著刺竹和果樹,二十年前水流東的居民大都以編製竹簍
、斗笠及竹篾等竹製品為業,但如今被塑膠業製品所取代,使得編製竹藝的人已不多見
山中小湖,偶遇小兄抓魚,湖中盪漾,美景可佳,好不勝收
絕岩峭壁,是鷹鷲類繁殖之地,於林中隨時可聽見牠的叫聲,高亢絕鳴,翱翔其中,美妙非常
月世界為典型的白堊土地形,地質是砂兒和頁兒構成的青灰,乾燥時硬似石塊,
遇雨時鬆軟成泥,經雨水沖刷溪田切割,造成半面山深谷曲流和斷兒的特地形,
在這種惡地上,除非生命力最強的草木,否則難以生長,因此在此地放眼上千公傾,
所見的竹子是刺竹雜草,其餘盡是光禿一片,成為最典型的月世界地形。
而人們也難以在這種上討生活,地廣人稀在此地最為明顯。
有世界地形中,也有特殊景觀,如山月湖,由於白堊土土質細密毛細孔微細,
水分不易流失穿透,致在山谷處只要築場擋住雨水不流失,自然就能成形成湖池。
而且由於白堊土所含腐質低,鹽分高,致湖水得以長年保持清澈乾淨,
甚至多有當地人家取湖水過濾後飲用。
竹子是亞洲特產,早在中國古代,人們便開始用竹子作為器具,例如在「詩經‧衛風」裡,
有「籊籊竹竿,以釣於淇」的句子,意思是說拿著細細的竹竿在黃河一條叫做淇的支流裡垂釣。
而中國古代的騷人墨客又把竹子比作高風亮節的象徵,在國畫題材所謂梅、蘭、竹、菊四君子中佔有一席之位。
竹子被認作是高雅的代表,而且「無竹令人俗」。
竹子渾身都是寶,小至製作筷子,大至牛軛、竹圍都用的上它。而竹管可用來製笛,
竹筍是中國人飯桌上常見的食物,竹葉可以用來編竹笠、包粽子,竹片可以圍籬笆,
用來編竹簍、竹籃等器具,竹筒可以盛物、立柱,並可和竹片合併用來製造桌椅、床櫃等家具,廢材也可作燃料。
在台灣過去早期的日常生活中,可說舉目所見常是竹製品,範圍包括農具、食器、炊具、漁具、煙具、文具、
娛樂用具、祭拜和卜占用具等。
竹子除了製作器物以外,也可以用來製作家飾,台灣早期的竹器和現在的竹器不同,
例如竹編過去要求實用,比較粗糙簡陋,現在的竹編多用於裝飾,細緻而且美觀,竹編常用來製作花器,
而由於竹子本身的材質特性,不易彎曲,因此大多編成圓型的器物。
水流東地區位於珊瑚潭上游,河道灣灣,竹林叢生,青山綠水,真是人間美景
九重橋內湖,湖面廣闊,枯水時期,湖深及腰,隨時可以下湖
,抓小魚玩水,有時湖中划船,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