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台東還不一定會到玉里來,而玉里是花東縱谷的大鎮,
在這裡可以欣賞壯闊的秀姑巒溪流,也可以和富里一樣,
過著簡單的悠活生活,那早上起床第一件事,當然就是騎騎
最舒服的玉富鐵馬道,這一條長約5.6公里,平緩舒適,沿路
風光明媚,沒有車馬喧鬧,值得一騎再騎,享受自然樂趣。
這一條環鎮鐵馬道,在96年完成整體規劃,是台灣第一條鐵道
自行車步道,全長5.5公里,1989年起,台鐵因閃避地質斷層,
開始規劃花東鐵路改線,利用玉里到東里鐵道前半段改建而成。
沿途風光明媚,數百公尺的舊鐵路橋是必經處,寬廣的秀姑巒溪
在橋上可以看到地質斷層帶隆起造成的崎嶇地形,是很特別的體驗。
旁邊大橋是重新建造的玉里大橋,可以看見來來往往的車潮。
早上除了騎腳踏車的人外,還可以見到慢跑的人,不約而同在這裡運動。
海岸山脈下的綠地,是一大片梯田式的稻田,或青綠或金黃的稻田
裝飾美化了這個村落,也讓這一條鐵馬道變得更悠活自在。
層疊山巒是這裡的特色,證明造山運動的證據,從上往下看
可以一覽花東縱谷的壯麗風景,光看這樣景色,足以迷人了
鐵橋上有一處標示板塊交界處,讓人親身體驗歐亞板塊與
菲律賓海板塊日積月累相互壓擠致使台灣島逐漸上升,形
成西部濱海平原、中央山脈、台東縱谷及海岸山脈,造成
台灣擁有東亞第一高山-玉山。
腳踏兩個板塊之間,突然間自己變巨人了,還可以欣賞
秀姑巒溪緩緩溪流沖刷而下的壯闊河床。
兩岸不論是海岸山脈或中央山脈,層疊山巒畫出一幅風景。
運動之外還可以看美麗風光,豈不是人間一大享受。
這一次的鐵馬旅程中,太晚出門,沒有走完全程,過橋後不久
即折返,自行車道後段只好以之前去時的紀錄敘述一下,順便
回憶那一段的印象,差別的是,今日天氣陰霾沉沉,上次天氣
晴朗,兩相比較之下,看看綺麗風光差多少?(前面相片是當日
,後面相片是幾年前記錄下的照片)
後段的自行車道, 美麗風光在中央山脈上,沿舊有鐵道而建。
在這裡有告示, 說天氣佳時,可以見到玉山主峰,應該是箭頭指處。
舊東里車站還保持原樣,讓人有點懷舊的感覺。
一晃四五年 ,時光難再回,只能回憶啦!!一起享受鐵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