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陸江南城市,已經十分現代化了,處處高樓大廈,走
一趟桐鄉烏鎮,似乎有一種掉入時光隧道般的迷失,回到千年
的中國古鎮逍遙遊的感覺。
烏鎮距桐鄉市區13公里,距嘉興27公里,距杭州、蘇州均為
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這一次從杭州出發走高速公路要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2007年烏鎮西柵景區開放,這是烏鎮“十字形”建築格局中
保存風貌最完整的古鎮區,也是烏鎮歷史上最繁華的街區。
(進入老街第一個印象長廊後就見到的木製牆招牌。)
西柵老街長度達1.8公里,佔地面積三平方公里,由十二個
碧水環繞的島嶼組成,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築25萬
平方米,形態各異的古石橋72座,河流密度和石橋數量均
在全國古鎮罕見,眾多的名勝古跡、手工作坊、經典展館
和絕美的水鄉自然風光,正是西柵獨特過人之處。
(首站是草木本色染坊,可以看到藍印花布傳統印染工序的演示
,曬場中高高的架子上掛著的藍白色花布,此景相當壯觀美麗,
引得不少遊客駐足。)
循石板小徑走入院內和走廊,很有曲徑通幽的味道。
沒多久就看見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和明清時的民居建築
全區以河流串成街、橋街相連,河畔築屋,還有深宅大院,
重脊高檐,沿著河埠廊坊,走過小街騎樓,臨河水閣、古色
古香,一片寧靜古樸的幽靜,水面一葉扁舟駛來,就是一種
水鄉的怡然風情,畫比威尼斯還亮麗許多。
街坊內好似有不少的客棧,只是沒住那裡,就不去注意了。
看看好多部落客遊記中,高級客棧不少,好多景觀是客棧內
的,遊客是看不到的。
走在石板鋪地的長街上,兩旁民居有些是紀念商品販售區,
有些是特殊小吃或喝咖啡區,就自己喜歡,找一地坐坐欣賞
也是不錯的旅遊方式。
一條流水貫穿全鎮,它以水為街,以岸為市,兩岸房屋建築
全面向河水,形成了水鄉迷人的風光。水中不時有烏篷船依
呀往返;岸邊店鋪林立遊客聲不絕於耳。
烏鎮水鄉有著「九里灣頭放棹行,綠柳紅杏帶啼鶯。」的
秀麗風光。這裡的河水,承載著千百年的歷史靈魂,河水
的輕盈律動,造就了水鄉整體的美。
岸上古宅一棟棟,雖然是現代整修過的,但林立於此,加上
水岸人家、綠樹楊柳、小橋彎道,似乎千百年的歷史靈魂都
在這裡一一呈現。
經過雨讀橋,想必對岸是晴耕橋(閣)吧!!
雨讀橋位於烏鎮西柵昭明書院西入口,雨讀橋是一座單孔
石平橋,全長10.25米,淨跨4.25米,橋面寬3.72米。橋上
建有亭閣,南側置有美人靠,可以供遊客休憩、憑欄賞景。
順便說說故事。「晴耕雨讀」一語取自三國時代諸葛亮的
《鳳翔軒》:「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
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中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
琴書兮,以待天時。」這也是諸葛亮躬耕南陽的真實寫照。
說不盡的故事,講不完的歷史,更有畫不完的美景,靜靜欣賞吧!!
這裡最寧靜時是在早晨和夜晚,可惜,沒能身處當下,只能
現在好好記錄一番,遊客好多,但不會很吵雜!!應該是大家
都浸淫在這一道古色古香的洪流中吧!!
這一棟好似書院,只見美人兒依柱而立,一幅美景如畫啊!!
街道上民居以清代建築為主,保存完好。全鎮以河成街,
橋街相連。各式民居、店鋪依河築屋,即有深宅大院、
百年老屋,也有河埠廊坊,過街騎樓。
古風猶存的老街店家,連店內裝飾依然保存古韻原樣。
下圖是藥鋪子兼有賣些冷熱茶飲。
好不容易,自個兒留個飛奔烏鎮的影像,紀念紀念一下吧!!
水流到後頭,流域變寬,轉彎處就來到白蓮寺,此景大概是這裡精華。
南朝梁武帝的兒子名蕭統,就是昭明太子。
梁武帝賜封沈約為太子的老師,沈約是烏鎮人,清明總要返
鄉掃墓,怕兒子荒廢學業,就命昭明太子跟隨沈約到烏鎮來
讀書。為此,就在烏鎮造起一座書館。
昭明太子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了有名的文學家。後來,沈約
遷至京城,他的府第捐為白蓮寺,蕭統拾館為寺,就是後來的密印寺。
白蓮塔屬於宋元時期江浙一帶通行的磚木混合結構的閣式塔
,恢復的白蓮塔外觀呈梭狀,塔的平面成正方形的,登上高
塔可遠眺運河和烏鎮風光。
烏鎮童玩館坐落在白蓮塔下,館內設10多個活動天地,有
傳統的木馬、積木、拼圖.........,一樓為免費互動體驗區,
二樓為投幣收費項目區。
上圖白蓮塔下是“吳中石舫”。相傳梁武帝時,玉皇大帝派
四仙乘燒香船到江南尋訪人間仙境建行宮,途經西柵水域見
風光旖旎、秀色怡人,其中三仙登岸張望,不料船身如釋重負
,船家脫口而說:“三位客官猶如石菩薩”。
誰知此言洩露了“天機”,三位客官行至西柵放生橋南變成三
尊石佛,本地百姓為之蓋廟修宇,稱“石佛寺” 。而載仙之舟
也變成石舫泊於西柵水域,民間稱之為“吳中石舫”。
回頭走另一石板小徑,原來別有洞天,深宅大院處處有。
還有一間烏將軍廟,廟院寬敞,別有一番歷史在。
烏將軍廟院內藏有一碧綠水池。
在走另一水道沿岸,這裡反而如威尼斯水岸,「小橋、
流水、人家」風韻,沿岸迴廊咖啡座滿滿人潮。
此棟建築名為民國時代,其實是特色主題餐廳,以民國年間
裝飾風格為特色,別具一格,聽說晚上依舊門庭若市。
水岸後方建築,應該是比較豪華的飯店,可惜沒能深入。
天下第一鍋位於西柵景區亦昌冶坊內的院子裏,院門敞開,
中間立著一口巨大的鐵鍋。這口鍋高3米。鍋的邊緣早已被
摸得光亮,是遊人們鍾愛的留影背景。其實大鍋所在的地
方是一個鐵匠作坊,牆壁上有“冶鍋官爐”字樣。
水上集市整個水域被一條東西向的木棧橋一分為二,木柵橋
與景行橋隔西市河相望,兩側建有水閣,棧橋邊有錦鯉觀賞區。
超然脫俗的烏鎮如世外桃源般,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畫卷,
令人神往,濃郁水鄉風情,溫馨且悠然。
難道你不會嚮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