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唐詩,一定品味過杜甫的詩作,所謂「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使為君開」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白首放歌需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這些朗朗上口、隨意而歌的詩詞,都是他的佳作。
草堂有三個門,其中正門、南門、北門。遊人多從正門和南門這兩個門出入。
其實,也傻傻分不清楚,此次是由武侯祠坐接駁車直接到達杜甫草堂大門。
現在杜甫草堂博物館,列為中國4A級的旅遊景區,占地24頃,範圍相當大
,杜甫地下有知,一定偷笑,想當年是營養不良幾乎餓死,草堂一處,
如今卻像避暑勝地一般,光收取門票,就富甲一方,哈哈!!
草堂腹地規模之大,讓你摸不著方向,處處有亭台樓閣、杜甫的
雕像、陳列館、石刻、詩碑等吸睛,想走到所謂的杜甫草堂,還真費工夫。
這一處萬佛寺,可是千年古剎,現在都規劃在杜甫草堂博物館內範圍,
此樓閣應該是重建的,內部有陳列一些石碑、石刻和柱腳,顯現千百
年的遺跡,而在《全唐詩》中收錄了杜甫詩句「老夫貪佛日,隨意宿僧房」
,可以看出杜甫對寺院也是喜愛有加。
草堂位於成都市的浣花溪畔, 大廨、詩史堂、工部祠三座是主要建築物
瘦弱的杜甫雕像,處處可見,而且這個模樣,幾乎是他的代名詞。
千詩碑是這裡的獨特點,詩詞是他的作品,至於書法都是古代或
今世名家的傑作,有對書法興趣的人,大概會流連忘返。
杜甫先後在這裡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流傳至今的有240餘首,
是中國自古以來詩作多的文豪,且很多是千古絕唱,難怪有「詩聖」之稱。
繞道小池邊的這一座草房,還以為到了目的草堂了,定睛一看原來不是,
上頭寫著草堂北邸,是一處飲茶的地方,還真有像草堂的味道。
繞個彎,這一處的湖光水色、竹林草閣最是悠然地,環境清幽豁然
,一草一木都是詩情畫意,真相是一處絕佳的避暑勝地。
走進草堂前的草門,這裡應該就是草堂了,只是有點失望,草堂規模
不像樣,若真如此,杜甫絕對詩唱千首,意氣風發。但不論如何,
目前大陸發展觀光,總是要有個好樣,草堂變廢墟一處,有誰會來看呢??
哈哈!!多言了。
小橋、流水、人家,草堂綠地描述的像一處桃花源地,真好閒晃。
來到「大廨」,一副對聯寫出他的滄桑史,《吏情更覺滄州遠,詩卷長留天地間》
這一座銅雕像,真的刻劃出他晚年模樣,瘦弱不堪,連小孩都可以欺負他。
話說杜甫到成都的第二年,寫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當時八月,狂風怒號
,捲走了茅屋上的三重茅草,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南村的兒童卻欺負杜甫
年老無力,竟當杜甫的面為盜賊,公然將茅草抱進竹林,但杜甫想著要不是
非常貧困的孩子,也不會抱著他不值錢的茅草淪為盜賊了。
「大廨」兩旁的迴廊,圓形入口加深的迴廊的深邃,走進迴廊中,
像是走進歷史、走入明清時代庭園山閣的感覺,連美眉們都不由得留戀拍照。
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在儒學思想的中國,詩聖這個稱號,更有一種正宗的、集大成的意味。
而人們在提到詩聖杜甫時,往往會連帶提到一個地方,這就是成都草堂,
中國人心目中的詩歌聖地。正如清人徐增詩云:詩史春秋筆,大名垂草堂。
走進「草堂留後世陳列室」就會看到蠟像,栩栩如生,不看說明牌,
還不知是李白與杜甫相見歡的情形,其實李白年長杜甫11歲,杜甫很
傾心於李白,也在往後的詩詞中,大受李白影響,從五律的詩詞轉為獨特的五古詩詞。
少陵(杜甫別號)草堂碑亭在清雍正三年(公元1734年)在茅屋遺址建造。
亭中碑刻的四個大字是康熙帝十七子果親王允禮所書。陶然亭公園於1985年仿建。
這裡發現一塊石刻文字,竟然是台灣大詩人余光中的《鄉愁》詩句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另一座建物是唐亭台遺址展覽館,館藏有唐代古文物,
廢墟挖掘中,見證杜甫當時的居住環境與歷史文化內涵。
走至北門出口,也是離地鐵較近的出口,這裡有指示告知,
若想前往成都各地古蹟名勝,可在武侯祠乘坐接駁車,
路線、時間與地點都很方便又節省金錢,可利用之。
另外,浣花溪公園北接杜甫草堂,東連四川省博物館,佔地32.32公頃,
建設總投資1.2億元,是成都市迄今為止面積最大、投資最多的開放性
城市森林公園,被評為成都市唯一的五星級公園。
浣花溪公園以杜甫草堂的歷史文化內涵為背景,運用園林建築
設計理論,以自然雅致的景觀凸現川西文化的歷史底蘊,
是一座古典園林和現代建築藝術結合的城市公園。
公園內山水花草綠蔭、碑石交錯,由萬樹山、滄浪湖和白鷺洲三大景點
組成,浣花溪和干河兩條河流穿園而過,處處形象演繹了杜甫的詩意韻味。
迴廊中有現代書法家的傑作書印,詩詩句句表現杜甫一生的寫照,
慢慢走讀,也許能淨化心底的煩悶、紓解壓力,是一處心理療癒得場所。
杜甫草堂南門這一處,剛好沒從這裡出來,由浣花溪公園望見杜甫草堂,
更有一番滋味,虹橋架在清溪之間,像是現在與古代的連接,回到過去或未來。
總之,杜甫草堂博物館像是四川成都園林,深幽靜美、蓊鬱竹林、
古韻芬芳,在這裡,有一種遠離塵囂的恬適感,緬懷詩聖的文學情懷
,不來走踏草堂,還真沒有學問兼衛生喔!!哈哈!!自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