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來廣東佛山,一定想到詠春葉問、黃飛鴻無影腳,這幾乎是電影
帶來的效益,廣東佛山自古是嶺南魚米之鄉,也是著名僑鄉。
何以<佛山>之名,其實,早在東晉時期,三藏法師帶二尊佛像在塔坡崗
上建佛寺,後來在唐朝貞觀時,鄉人挖掘出三尊銅像,再重修塔坡廟寺
,之後就以<佛山>命名,所以又名<禪城>。
祖廟範圍主要包含葉問堂、碑廊、黃飛鴻紀念館、北帝廟、嶺南聖域展覽館、孔聖園等處。
上圖,進入祖廟後,第一個動線就是參觀葉問堂,外頭有個攝影師
免費幫你留影,可是列印出大圖加錶框,可就要摳摳了,自己斟酌。
葉問堂記錄了一代宗師葉問的生平事跡,為紀念葉問先生,弘揚國粹,
豐富佛山武術文化內涵而建立的。館內展出了有關詠春拳的歷史沿革
記錄、拳術知識、歷代名師介紹、相關照片等資料,木人樁、八斬刀
等相關器械,以及葉問宗師使用過的物品等。
葉問本人的居家生活照。
葉問居家擺飾和打木樁練習的蠟像,栩栩如生。
上圖是葉問指導李小龍的照片,下圖是葉問電影版的宣傳照。
當然,來到佛山,不來試試手腳怎知功夫到哪??
碑廊陳列了自古以來佛山各地的古蹟的石碑。
1974年出土的清朝道光年間(1842)東莞虎門要塞古砲,陳列在褒寵牌坊前
(建於明正德16年,原為佛山郡馬梁祠牌坊,為顯耀梁焯之功績,具有
歷史人文價值與建築藝術價值)
嶺南建築的特點,建築物頂部常做成多層斜坡頂,外立面顏色以
深灰色、淺色為主,以及方形柱的運用。其格局以防洪、防潮、
防風、防腐為主,民居或宗廟、亭臺塔園,都有鮮明的地方色彩。
下圖是節孝牌坊,乃清乾隆時期為旌表尹廖氏節孝所建,1972年徵集至此。
再進入就是佛山黃飛鴻紀念館
紀念館為兩層兩進深三開間仿清代鑊耳式建築,內設陳列館、影視廳、
演武廳、演武天井等。陳列部除了介紹黃飛鴻的生平事跡,還全面
展示了近70年來因黃飛鴻而產生的各種文藝作品以及上千件珍貴文物。
難得見到本尊的實像,不要以為是李連杰就是黃飛鴻喔!!
( 此圖在維基百科中認為是黃飛鴻之子黃漢熙的照片)
另外這裡有記錄到,黃飛鴻因黑旗軍劉永福的關係,曾經到台灣駐紮過。
黃飛鴻本身會受到尊崇,主要也是因為武術和漢醫的關係,寶芝林
就是他行醫的醫館,是嶺南洪拳大師,有獅皇之稱,也是一名仁醫。
展覽室中有電影版的黃飛鴻影集,敘述其一生的傳聞事蹟。
接下來的高潮,當然來看看紀念館中的醒獅團表演啦!!
一開始,大鼓、鑼鈸震撼響起,雙獅舞動,繞場數圈,主要還是討討紅包啦!!
紅色醒獅,獅頭獅尾配合跳躍,在凳板上合作無間跳躍,還真是天衣無縫。
平日上下午各一場,假日是一場接一場,紅包滾滾來,也是不錯的點子。
紀念館旁一間是父母殿,主要是中國古代傳統崇祀聖人的祠,通常會在
後殿設置父母殿,配祀主神的先人,這裡的主神應該是玄天上帝吧!!
祖廟現由萬福台、靈應牌坊、錦香池、三門、前殿正殿、慶真樓等修建物組成
,建築裝飾用了陶塑、木雕、磚雕、灰塑等技藝,佛山祖廟與肇慶悅城龍母廟
、廣州陳家祠並稱為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
祖廟原名北帝廟,建於北宋元豐年 (1078-1085年),因建於佛山鎮
諸廟之首,所以稱為祖廟。古代佛山北帝為祖,故最初的祖廟亦叫“祖堂”。
北帝廟在明朝時被敕封為“靈應祠”, 清光緒(1899年)時,匯集清代
建築藝術的精華,大加木雕、磚雕、石雕、陶塑等藝術裝飾,使祖廟更壯觀。
靈應祠進入就是主殿,主殿祭祀的是玄天上帝,殿上掛滿各朝代的匾額。
上圖是三門,乃靈應祠的門面,建築非常考究。面寬九開間,頂端有一條
1米多高30米長的陶塑人物瓦脊,檐下是貼金木雕,中間是紅色沙岩圍牆並
排配以三個進深為一米的圓拱門洞,下為石砌抬級,整個建築壯麗威嚴。
下圖是靈應牌坊。 靈應牌坊是廣東現存最雄偉壯觀的木石混合結構牌坊。
下圖是錦香池。 池中有象徵北帝的石雕龜蛇像。
靈應祠的前庭,圍牆上站立了數隻石獅,造型各異其趣。
靈應牌坊後面是一座戲台,似乎在假日期間有多項表演。
萬福台,一個戲台。,萬福台是華南地區最古老和保存最好的古戲台。
始建於清順治,萬福台高2.07米,是座300多年前的戲台。
嶺南聖域(祖廟博物館),展示真武大帝(玄天上帝)的事蹟和廟宇的建築。
孔聖園(孔廟),規模不像各地的孔廟一般,縮小版型的。
祖廟外庭,這一處雙龍壁及麒麟異獸銅像,威武嚴肅一般。
走出祖廟區域,旁邊小路又是老街坊(手信街),販賣這裡各種小吃及特產。
特色商店,讓你逛到眼花撩亂,只好紀錄比較有特色商店,至於商品如何??
只有自己嘗試才知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