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半日輕鬆走大尖山,最快的路線當然是從二尖山農場開始走,
若想健行一下,從竹仔岭也是輕鬆走,今日來走走後棟仔山順遊
大尖山,算是輕鬆又有運動健行的樂趣,途中茶園景觀、竹林綠徑
,讓你視野享受,半日遊蹤好自在喔!!
下後棟仔山後,在社區入口處50公尺就可以直接上挑筍古道直上大尖山
,沿路阿管處建設得很完整,階梯、護欄和指示牌都完善整理,
只要有體力、耐力,一定可以輕鬆談笑遊,海拔1000公尺左右,
空氣清新、氣候涼快,在古道、茶園中,似乎一趟2200公尺的
大尖山健行趣,難度降低許多了,難怪乎假日人潮不斷。
一開始古道上檳榔樹林立,環繞在社區上方,沿路還有一群鵝圈養
,呀!呀!呀!的聲音,環繞在古道邊,增添了健行的樂趣。
一間木製古宅或工寮,還沒拆除,不知以前是何用途呢??
檳榔與茶園互種,是這裡獨特的景觀,古道就鑲在其間。
很快上山後有個平台,平台上可以遠眺後棟仔山的涼亭。
此時!!幾位山友下山來,卻見一位山友好用心,一路披荊斬棘,
手拿鋸刀、腰掛垃圾包,可見是一位山林義工,邊走邊撿垃圾
和清除路邊的雜草樹木,真是佩服之至。
路邊粗壯的麻筍竹,很是吸引人,不像孟宗竹、桂竹的纖細修長又美觀。
階梯後接上產業道路,雨後路面濕滑,走路時戰戰兢兢。
途中一座龍德宮平台,是休息用餐的好地方,牆邊泉水不斷。
飽餐之後續行,會經過三叉路口,上行是一處竹林,假日剛好
有一位阿婆賣愛玉、納豆、竹筍干、茶葉,平時不見人影。
竹林颼颼聲總是吸引人,涼風吹拂,都忘了還有路程。
此時想起《菜根譚》一句話:「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會意當下。
竹林後的山坡地種了一大片的柿子,目前還未成熟,鐵絲圍欄
還通高壓電,怕辛苦作物被偷摘或亂破壞果園,還真苦惱啊!!
走到此處石屋,印象就深刻了,是上次從竹仔岭上大尖山的捷徑
,不論走花磚梯直上或產業道路都是殊途同歸上大尖山。
延伸閱讀
階梯入口處是上大尖山捷徑,也是此行視野最佳的開始,
一路竹林、茶園綿延,一幅幅好風光盡在眼前。
聳立的竹林茶園山丘前,一株長滿刺的佛手柑的樹,特別引人注意。
逐梯爬坡而上,視野延伸、綠意盎然,怎麼走都不會累,更是心境舒暢。
哈哈!!大尖山上一票人,人聲鼎沸,連一處座位都難求,三角點是
山友的最愛,沒照張相還真說不過去啦!!只好看看照相的熱鬧度。
大尖山山頂標高1305M,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及一等衛星控制點,
每每到此,就是有好些山友到此留影,小小平台有三處出口,
一處往二尖山、一處往華山教育農場(華山10-2步道,目前封閉中)
、一處往龍眼村後棟仔、竹仔岭(挑筍古道),今日的行程就是
從這裡過來,當然還要從此回去啦!!
回程竟然階梯處迷霧濛濛,一轉彎卻是藍天白雲,真是風雲難測啊!!
階梯狀的茶園一層層,在這裡若能看見採茶姑娘一群群,絕對讓你
瞠目結舌,陡坡下採茶來去自如,若是換成自己,可真是如履薄冰的感覺喔!!
回程從大尖山直下竹仔岭(小豬的家),沿嘉151線接雲121-1線,約3.4
公里的產業道路回來,雖路程遠,就不用走下坡階梯路了,保護膝蓋啦!!
回程若有時間可以在訪停車場旁山茶園下方的造紙石礐
遺跡平台,短短150公尺就可到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