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走尋竹坑溪步道,很可惜的在8號橋後就斷掉,沒能親身
體驗龍宮瀑布下水濂洞的清涼,最近,在網上得知此路通了,
就再次探索一次吧!!
走166號道往瑞里方向的景點很多,但就是在太興岩步道前流連
忘返,今天在這棟房舍竹林茶園陪襯下,好好留下一張圖吧!!
太興岩步道起點位於166縣道旁,設觀景台及解說牌一座,
視野遼闊,步道位於寬廣的茶園之間,景色清幽雅致。
步道終點的「泰興巖」莊嚴寧靜,是太興村民的信仰中心,
廟後的百年梅樹及孟宗竹林,則頗具古意幽情。
過瑞里國小轉彎處,有一牌示往野薑花步道直下,這條路比較
狹窄,但是路旁樹木竹林擁簇,讓人在炎炎夏季中可以感受一
股清涼氣,未到新興寮前,有那麼一座石洞,題名為石厝,
顧名思義是早前的人家,當然現在已無人居住,走入其中,
似乎有山頂洞人的意謂感。
位於瑞里、瑞峰之間,地理位置較突出,為早期林木帶,
,後來陸續開發,為一新興開發山坡地,故稱為「新興寮」。
堀頭坑為新興寮舊地名,早年此地林木蒼鬱,南側及西側
被鹿堀坑溪及竹仔坑溪包圍,形成懸崖地形。
這裡的茶園景觀依山階梯而建,條理分明,不下太極茶區,非常漂亮。
穿過小路就進入社區中。
進入社區後,看見一棟棟古厝,我想歷史應有一段期間,
走訪下才知至少有六七十年歷史,不是磚瓦屋,而是當地
就地取材的木板屋,可見能如此保持久遠,真是奇蹟。
這裡古厝像是閩南建築,早期移民的皆是閩南人非客家人,
整村落皆是葉姓家族,同性家族繁衍形成村落,真是鄉野間
古色古香的古厝,值得一訪。
另一棟古厝沒有油漆,還保有原木材味,庭院較寬,更顯得古意悠然。
瑞峰位於草嶺、瑞里和梅山的中心點。在四百五十公尺至
一千三百公尺海拔之間;瑞峰舊名毛生樹,屬於梅山鄉第二大村落。
今天的行程,在賴坤陽民宿前的停車場開始走,以前少有人,
(上次竹坑溪步道起點在二坪仔,兩地高度差至少200公尺以上)。
今日特別多人,還有新竹下來的遊覽車,好多勇腳阿伯阿嬤來訪,
看起來就特別熱鬧,這一路都是往下坡,看起來相當輕鬆。
石階梯一層一層往下,就知道回程時的痛苦了。
過了中途站(洗手間),還是一路往下走,石階梯旁檳榔樹茶樹遍地。
過橋前,有一牌示,標示此步道的橋樑多樣化,讓人有探險的意謂。
過第一座橋後就要心理準備,一路下坡已經好久了,總共要經過
8號橋才能到達今日的龍宮瀑布。
一路還是下坡,只是景觀不同而已。
還好看到一座涼亭,心情至少可以稍做沉澱一下了。
過了涼亭,還是下坡,轉個彎還是下坡。哇!!!這聲慘了。
又要過橋了,心情又好像輕鬆多了。
穿過石縫,階梯還是直下,真是惱人。
站在陰涼處稍作休息,可以往下看見另一座橋樑在遠方處。
終於過一橋後再一橋,下一橋還在看望中。
終於有涼亭可以休息,而且休息處整建的好景觀,讓人非常窩心。
站在涼亭下,剛好在山谷中,一條銀瀑直下飛濺,讓人短暫清涼一下。
休息足了,再踏上旅途,還是一橋過一橋。
回頭仰望銀瀑(生毛樹瀑布),還真有悠然見南山的感覺。
再往下看,哇!!完了完了,彎了幾彎還是階梯式,這次改木階梯了。
看著整裝的遊客,步履闌珊,想想路程應該還有一段。
彎了在彎還是直直落,階梯走不完喔!!
第七座橋比較像樣,可以聽到飛瀑直落聲。
山澗下真的看見銀瀑一條,飛落聲響徹山谷中。
沒多久,看見類似蜀道中的棧道,好特別。
再來這一段山壁裸露,整個棧道沿著峭壁走,好特別的感覺
,這時候也可以聽到飛瀑直落聲。越來越接近了。
遠處之下真的看見一條飛瀑了,心情既感動又驚喜。
站在水濂洞中遠觀龍宮瀑布。
龍宮瀑布水量豐富,直落而下,形成一個山谷,隨生毛樹溪在下清水溪。
水濂洞的水瀑位於龍宮瀑布下方,全年山泉串流由岩壁上
流下來,在岩壁內凹處,形成一道水幕,自己親臨一下,
感受那股清涼感與震撼感,保證值回票價。
佇立多時還是不忍離去,寧可在此以最親密的距離來感受,
順便往下俯視那種直下三千呎的意境。
下圖是由雷音瀑布遠望龍宮瀑布,棧道就在那橫切線上,可見其壯觀非常。
上方巨石似乎快掉下來的樣子, 水勢洶洶,一股滂礴的氣勢震撼非常!
後記:走這一條路再回頭(上坡),真的是一種挑戰,若不挑戰的話
,寧可開車直下二坪仔附近再進入,一樣可以到達 ,真的,
這一條回頭路,真要休息多次,想要一次回頭可要腳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