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九份玩順便逛一逛金瓜石,從遠處山頂即可見到前方的陰陽海位址,
金瓜石隱沒於山嶺間,以都市人角度看,真是一處人間桃花源。
http://chweb.culture.ntpc.gov.tw/Default.aspx?WID=c0746986-1231-4472-abce-5c5396450ba9
博物園區腹地廣,參觀館樓很多,讓你一次認識附近地方景物,包含林
立四周圍的山頭,如:四連棟、煉金館、環境館、太子賓館、本山五坑
、黃金館、淘金體驗館等,環境設計相當優異,真可做一日遊題材。
金瓜石是日據時期日本人在台灣所建設的三大日式社區之一,與阿里
山、鹽水為全台三大日式社區聚落。
三毛宅是金瓜石礦業事務所最後第二任的所長三毛菊次郎所使用的所
長宿舍。簡稱為「三毛宅」。為金瓜石最具代表性的獨棟獨院式日式
建築。有前庭後院,在金瓜石的建築規模僅次於太子賓館。
在新北市黃金博物園區,一進入即可看見一整排日式建築群,甚至比
台南八田與一宿舍群規模還大,參觀導覽很有順序,每次皆有限定人
數,讓遊客都能享有高規格的認知,其中,最為稱道者,就是除房舍
整建外,其內擺設家具、用具,都保持著原有的麼樣,讓人有如回到
過去的感覺。
金瓜石的四連棟日式宿舍約建於1930年代,為日本礦業時期興建所留
下,主要提供日籍職員及其家人所居住,空間階級分明、井然有序,
高級職員宿舍區與一般礦工居住區有明顯區隔。
原來的這些建築都在2005年七月的強颱海棠風雨侵襲下全部塌陷,目
前所見到的宿舍外觀都是後來重建的。
房內擺設皆有原來的家具設施,擺放井然有序。
黃金博物園區位於新北市瑞芳鎮金瓜石的山城裡,擁有豐富的歷史
人文與自然資產,是台灣首座以生態博物館為理念所打造而成的博
物園區。將茶壺山飄邈的意境以寫意的水墨渲染來表現,展現黃金
博物園區自然休憩的特性。
「黃金博物園區」,引入日本「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新北市將金瓜
石小鎮打造成一博物館園區,除重整太子賓館、日式宿舍群等建築外
,還打造黃金博物館及環境館,並開放本山五坑礦坑,將當地礦業、
生活空間全納入園區,金瓜石也成為台灣第一座「生活博物館」。
進入博物館園區,第一站是環境館,這棟建築在日據時代興建,台金
公司時期做為辦公室,現在則改建為金瓜石環境館,展示金瓜石地區
生態環境與地質礦體特色,透過大模型的互動設置,解說金瓜石的金
瓜在那裡、金瓜石的金從何而來、怎麼辨別有黃金及動植物介紹,館
內還有多媒體影片放映。
從外觀上可以分辨兩種黃金的差異嗎?
整排建築,依山而建,宿舍越往高處規格越好,也就是職位越高的
官員宿舍,當然,最高還是太子賓館了。從此處往上爬,可以到達
太子賓館。
沿路日式建築仿真,真像來到日本了。
一樓介紹金瓜石的礦業歷史與文化,引領民眾進入百年前的黃金發
現之旅。二樓則是以“黃金”做為展示主題,包括藝術作品、黃金
與生活的關係,並有尺寸打破世界紀錄的220公斤的大金磚,還可以
親手觸摸哦!
金瓜石地區的坑道總長度長達600多公里,幾可繞行台灣一圈,而本
山地區有9個坑道,近年來開放參觀的本山五坑,除了入口那一段是
原有的坑道之外,另外開鑿了一條出口用的坑道,實際的體驗長度
約200公尺,坑道內設有蠟像,讓遊客清楚了解礦工的工作情況。
進入礦坑前要先看過影片解說,還要戴上衛生帽及膠盔以策安全。
仿真蠟像配合多聲道音響,讓人如入坑道中,維妙維肖。
目前坑道已經開放民眾進入,體驗坑道內的神秘世界,藉由坑道內的
礦工生活與礦坑的特殊氣氛,呈現昔日礦工在採礦及運礦的工作情境。
從黃金館二樓俯視整個園區,一目了然,可以認識金瓜石環境及建築群。
黃金館內有仿真蠟像,黃金飾品多樣,一次滿足遊客對黃金的慾望。
下圖這一錠黃金足足220公斤,以現價算有2億七千萬元,每個人都
想摸一摸,過過癮。
建築依山而建,帽簷如山頭而設,十分維肖。
雖然太子賓館整修後重新開放,但許多地方經翻新整修後已失去了味
道,在油漆粉刷之下原有的檜木原色已不復當時的原貌,或許在修復
時能用古蹟的觀點去考證原貌,才不會對珍貴建物造成二次的傷害。
太子賓館佔地約360坪,建坪約140坪,大量使用檜木構築成純日式
住宅,其中附加歐式休閒室,具備度假機能。
太子賓館又稱「第一賓館」,當時是日本田中礦業株式會社為招待日本
的皇太子(後來為裕仁天皇)前來視察金瓜石礦業,於1922年所興建的
臨時行館,但最後皇太子並未前來視察,於是成了有名無實的太子賓館。
回程一路可看見上游流下的水,依然留著以前的廢水,美其名黃金
瀑布,十分讓人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