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的休閒,就想走走步道,聽聽潺潺水流聲,享受一下大自然
與心靈相通的寧靜,這一條塘湖古道是不錯選擇,古道旁有牛稠
溪支流,停下來聽聽涓涓流水聲,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何況,
這裡還有一大景就是三層階梯狀瀑布「甕缸潭」。
廟前的山色在雲霧飄渺下更顯幽靜非常。
這條路線(嘉120線)是往獨立山步道前的轉彎處進入後,會經過
「阿拔泉的真武廟」,這裡停車場也行,再進入200~300公尺到
「行運橋」下停車場也可以。
停車後,走一小段柏油路就看見指標往塘湖古道,這裡分叉點
有兩條路,一條直上、一條往溪流直下,當然往下好走。
一下階梯就看見一層人工攔水壩,水流清澈湍急,應該是不錯河谷地。
再往上找尋河谷入口處進入河岸區,好好享受溪流的洗滌吧!!
就在翠綠山林中,聆聽水流激盪聲,好像會有一種美麗的意境
進入心坎裡,讓人渾然忘我般自由自在。
水流激盪下交織成的樂章,是交響樂也好,是古典樂也好,
似乎都是心境上自然形成,不假思索。
這一處蜿蜒河谷形成的平波水面如鏡,仔細觀察冥想,似乎
可以了解為何古人常吟: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山水間自然
靜謐,仁智油然而生。
留些時間聆聽流水天籟聲後,還是去走走步道探一探,再往前
又有二個連續攔沙壩,右邊有階梯入口就是新建古道了。
往上走就感覺到用力許多,沒有之前的平緩。
回望一下溪流小徑,竟然有同伴攜狗而行,似乎這樣比較有伴不孤獨吧!!
小徑上已經整治的乾淨,順著階梯直上不費力。
石階旁的岩層在陽光灑落下,更顯得雄偉非常。
轉了幾彎有聽到流水聲,忽然就在眼前出現這裡最大賣點「甕缸潭」
,可惜,離步道太遠,只能遠觀不能褻玩焉。
遠觀之後還須上行,一路轉轉彎彎,還是偶可看見「甕缸潭」
在眼前,只是沒有更近的感覺,一樣遙遠。
在這裡只有努力去欣賞這三層瀑布的美景,之前的勞累似乎
一下子就溜走了。平台休息處有兩條路,一路再上行到166
道上,一路就下行到停車場處。
我想,半天的休閒活動就這樣就好,既不累又有好景看,
看山聽水悠悠然,好自在地下午天,最後沿著階梯下來,
走走村間小路,很快就回到停車場。
進入村落裡看見剛整修的古厝,古厝前有一處特級的洗手間,
讓遊客在這裡梳洗一番。
旁邊的灶窯,應該是烘焙龍眼乾用的,目前荒廢中。
古厝前草地開滿野薑花,淡淡芬芳香氣,讓人精神百倍。
野花野草處處有,吸引蝴蝶翩飛,真是蝶舞弄花影。美美美。
「塘湖古道」,已有200多年歷史,別名「塘湖汗道」,是指早期
居民因挑山產而發展出來的路徑,因地勢陡峭,走起路來讓人汗流
浹背,而有「爬上塘湖嶺,抹想厝某子」俗語。
全長約有1870個階梯,高低落差為600公尺,經整修後有1500公尺,
常有食果的樹鵲及五色鳥在沿途的龍眼樹上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