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相同的,由勤入惰易、由惰入勤難。
九月常去拍拍芒花草(甜根子草),隨即po在臉書上,好像輕鬆多了,
想再構成一篇文章,似乎腦袋需要在輪轉一番,瞬間懶懶散散起來,
加上一次大陸遊,好多照片就處理不來,今天再次提筆,把這篇
文章轉換出來,好給自己留個紀念吧!!!
台南的母河--曾文溪,每年九月初秋時分,就在各處河堤岸邊,
上演著雪花飄飄、蘆花飛揚的戲碼,曾文溪在台一線省道這裡
有條汛防道,整理的相當完善,每日傍晚時分,微風吹起,
走在堤岸上,視野極佳,還有白茫茫蘆花飛絮可欣賞,真是
條步錯的散步地方。
夕陽下的岸邊步道上的野草也顯得生氣蓬勃,隨風搖曳。
夕陽裡的溪水岸邊點點白雪,場景有像白樸元曲中的描述: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 點秋江白鷺沙鷗。......。
靜靜的冥想,似乎畫面若隱若現。
火車在舊橋與新橋間呼剎而過,搖曳風中的芒花海,也跟著搖起頭來。
美麗的黃昏景色,總是吸引美麗的人兒駐足在此,就是不想
錯過此時此刻,雖然,每天都有日出日落,就是沒有每天的
好心情來欣賞此景,還是把握當下吧!!!
曾文溪的北岸邊就是國道84線往玉井方向,再渡仔頭、西庄
附近,都可以見到白茫茫的菅芒花開在河岸邊,隨風搖曳在
整個溪床上,猶如銀白浪花、雪白如冰般的雪國世界。
白雪皚皚覆在曾文溪畔,一曲秋潮向晚天,有著夢斷雲山
的感覺,在這裡徘徊,正可以欣賞感觸"荻花秋瑟瑟"的淒涼。
蘆海飛揚間,也讓自己的思緒飄緲,自然是往事如煙,風動
情動,讓這一份的美好印象與蘆花共敘吧!!
老漁翁,一釣竿。
靠山崖,傍水灣。
扁舟來往無牽絆,沙鷗點點輕波遠。
荻港蕭蕭白晝寒,高歌一曲斜陽晚。
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抬頭月上東山。
(清‧鄭板橋‧《道情》十首其一)
白茫茫的甜根子花絮,映照在藍藍的天空中,真像黃春明詩
中提到:把天空掃的藍藍的、高高的,連晚上的星星,也掃的
亮亮遠遠的。你說是不是也有這樣想像力呢??
一曲醉白,真是留取人間無限色
“霜濃染得楓林醉,萬里芳塵何處依?留取人間無限色,一行秋雪一溪飛"。
一抹斜陽醉處
秋風起 蘆花飛 漫天飛絮 一抹煙青
冷風歌處殘陽醉 孤影共伴紅景天
秋潮向晚天,蘆花長堤遠。
雲山夢斷,幾番少年淚。
昏鴨淺唱,滿天蒼茫
依舊雁聲殘, 落日蓬門前。
曾文溪畔迷人的河堤岸邊遍地芒花,看起來沒有豔麗的色彩,
聞起來也沒有醉人的香味;但在微風吹處,卻搖曳著嬌柔的身軀
,隨風舞動,好像數百位少女般窈窕可愛。
這些「最平凡之美」的花,滿山遍野迎風搖曳,白茫茫的景色
形成花海,真像靄靄白雪覆蓋大地,有如北國的氣氛。
佇立在風中,望眼溪水長流,水波晃動,蘆花飄遠,那風
吹過長長河堤,那水流過滿岸蘆絮,那花醉過天涯浪子
……一切都在不言中流逝。⋯⋯
夕陽下,沙鷗點點、鷺鷥翩飛,蘆絮搖曳間,總讓人有一襲
愁悵西風的感覺。
另一處的曾文溪畔在往大內的橋上。一樣的蘆花飛雪漫漫,
秋涼後的大地衣裳換上了白紗彩妝,午後微風吹處,讓人
愜意快活,面對一片白茫茫河岸,你是否也有一股秋思愁煞的感覺。
夕陽餘暉下,映入眼簾的是蘆花飛揚,似雪似雲般的輕柔棉絮,
清風過後,如海浪般飄揚成濤。
大內橋東側汛防道也是觀賞日落芒草飄揚的好地方,平時無人
,但這時候恐怕要塞車一下,日落時分短暫,不到五分鐘,
紅紅夕陽就下山去了
這裡觀賞日落外,也可以看見一群燕雀或一群鷺鷥飛舞,
有時更可以看見人字形鷺鷥越空而過,可遇而不可求。
夕陽處處見,暈紅色的光影灑落大地,野花野草也沾光不少、亮麗許多。
光凸凸的山壁在曾文溪上游處被沖刷形成,國道84線往玉井
方向,映畫著白雪般的菅芒花,讓整個畫面更是淒涼許多,
難怪乎!!在菅芒花的歌詞中,只有淒白一片,無香無虛華更無美夢。
菅芒花 許丙丁作詞
菅芒花白無香,冷風來搖動。 無虛華無美夢,啥人相疼痛。
世間人錦上添花,無人來探望,只有月亮清白光明,照阮的迷夢。
南瀛天文館位在曾文溪蜿蜒河畔,此時此景只有現在才有,何不走一遭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