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灣的櫻花季從阿里山一路延燒到屏東霧台來,而霧台這幾年
也因為櫻花季的美景,觀光客絡繹不絕,打開了霧台山城的知名度
,霧台鄉公所也同時舉辦櫻花季,在霧台往阿禮部落方向,沿路
種植各種櫻花,山巒美景搭上櫻紅十里,讓更多遊客流連忘返、印象深刻。
往霧台24線這條路在88水災後重建,路面變寬了,沿途景色沒有太多
的開發,隨時可見層疊山巒、曲流河岸,一幅幅美麗山景,目不暇給。
霧台谷川大橋是屏東縣三地門鄉與霧台鄉交界處,橫跨隘寮北溪,
是往霧台必經處,橋墩高達99公尺,目前台灣橋墩高度最高的橋樑
(此橋景觀以象徵魯凱族精神的百合花、百步蛇圖騰設計) ,
遠觀谷川大橋,氣勢非凡,可以想像工程之浩大。
過霧台行政區後,轉個彎就到霧台國小下方的花巷道,這裡美食吸引好多遊客駐足。
過霧台行政區後,轉個彎就到霧台國小下方的花巷道,這裡美食
吸引好多遊客駐足。沿花巷道進入就是霧台最盛名的櫻花王所在。
巷道內種植了各色花卉,還有更多的商家,販賣當地特產,促進當地的繁榮。
美麗的小花小草,我真不知其名也,你呢??欣賞就好。
沿路看不見古早的岩板建物,多了現代建築,還好有波斯菊來相迎。
很快就看見霧台櫻王紅布條了,還有花傘狀張開的大櫻花樹,
真是壯觀又少見的櫻花樹,連阿里山櫻王,有要自嘆弗如了。
不論哪個角度來看,這一傘狀櫻花王絕對讓你注目不移。
想要靠近一睹芳澤,目前有收取幾十元門票抵消費,讓你親近讓你觀。
此櫻花王屬於台灣原生種山櫻花,生長在宅庭前,樹齡約有60年
樹形傘狀優美,綻放盛開時,如一把超大花傘,是霧台鄉的指標樹。
主人在花下還立了一座長桌,讓更多人能坐於花下慢慢欣賞品味,
可惜,那麼好的櫻花樹下,坐立難安,難得機會左拍右拍,
好留下個人在櫻花樹下的美姿,看看那麼多的美女,
無一不是擺出婀娜多姿的姿態,更顯得此花此景可貴啊!!
欣賞一下近代詩人亦僧人 蘇曼殊 《櫻花落》一詞,感嘆櫻花凋謝,
落在泥土中,有如艶骨爲胡沙所埋,借此慨嘆自己情感豐富,
但命運堪折,難以向人傾訴之哀。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迴?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艷骨,休將清淚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巳灰。
回頭一望,對面還有一櫻花樹盛開,似乎有較勁的滋味喔!!
屋後黃澄澄油菜花田也盛開,是另一種顏色的調和,不讓櫻紅專美於前吧!!
後方飄著陣陣的烤肉香,是當地最有名的烤山豬肉,不來嚐嚐,
還枉費來到山地部落喔!!烤肉費抵門票,不錯。(聽說此位白鬍子先生是主人喔!!)
回走花巷道,上霧台國小前廣場,一排當地魯凱族的人像木雕,栩栩如生。
部落廣場是當地集會、慶典所在,兩旁建物襄飾著魯凱族的精神
指標--百步蛇與頭目,對面就是魯凱文物館,外觀為在地藝術家
杜再福先生設計,再由杜再福與父親杜巴男先生協力完成外部
裝飾,整棟建築運用現代工法配合石板建造而成,圍牆以魯凱族
傳統舞蹈作為主題,保留魯凱原味之文化風情。
岩文物館旁小徑而上,兩旁有魯凱族的陶壺裝飾,陶壺上有百步蛇
圖騰,是這裡的特色,而真正最大的特點,是霧台長老教會。
櫻花前遠望教堂上方,更形色彩飛揚。
這一座最接近上帝的教會,由藝術家杜巴男先生就地取材設計,
集全村族人之力,費時6年手工打造,有最高的檜木十字架,
具有特色的雕刻藝術的美麗殿堂,是造訪霧台必定駐足的景點。
屋頂上可以看見兩座面對面朝天吹響號角的西洋天使雕像,
這是為了紀念西方傳教士將福音傳入台灣。
兩層樓的教會,一樓為交誼廳、服務台、閱覽區等開放空間 。
2樓是禮堂,有高達10公尺的檜木十字架,內部是莊嚴靜謐的氛圍。
教堂外角落,族人布置一處耶穌誕生的草屋,真是巧思之至。
沿陶壺巷走入當地岩板巷,一觀板岩築成的巷弄,可惜,
幾年年改造,反而石板屋越來越少見了,是一大遺憾。
在岩板巷內往外一觀,宏偉的長老教會建築,在櫻花配景處,更具有神秘色彩。
巷弄內的櫻花,盛開時朵朵嬌嫩欲滴、鮮豔亮麗,讓人愛不釋手。
魯凱族老婦人坐在巷弄圍牆上,賞受此時此景的熱鬧,也是當下的一幅畫。
當地族民似乎把獵山豬當作一種榮譽,山豬皮掛於牆上當紀念。
離開岩板巷,走在台24線上,遠望霧台山村落,紅紅的大把花樹--櫻花王
,還真是壯觀一處,絕對把這一處山城點綴成豔麗的花城,此景只待此刻而已。
路上櫻花樹不斷驚紅十哩,延伸至阿禮路段,但是路遠狹長,只好在此作罷。
櫻紅十里,有時一觀白色李花下的長老教會,在晶瑩剔透的花前,另有一番滋味。
綿延數十里的層疊山巒,也是這裡最美麗的景觀,不妨放下雜念,
偶而停留山前,也可以留戀青山嫵媚多嬌,而青山應該也會笑我多情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