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4692.JPG

走走府城鷲嶺一帶,除了鶯料理(鷲嶺食肆)、北極殿外,就屬臺灣首廟

天壇最特別,它的位置剛好在鶯料理(鷲嶺食肆),隔著小巷可以通到

府城北極殿,可見當年這裡可是極盛一時,相傳天壇天公廟廟址是

鄭成功祭天之處,雖然多次改建已經沒有原來的模樣,但廟內保有

的古蹟文物,有牆堵上的福祿石雕、樸拙的花崗石蟠龍柱,都是1855

時的原作,廟內許多年代久遠的匾額,以府城三大名匾中的一字匾最為

有名,代表著人千算萬算不如上天畫一筆,有著對於蒼天的崇敬之意。

DSC_4707.JPG

DSC_3407.JPG

天壇「一」字匾與臺灣府城隍廟「爾來了」竹溪寺「了然世界」

被世人譽為府城三大名匾。蒼勁十足的「一」字匾,沿逆時針方向

圍繞著迴文小字,警醒世人,一切行為,老天在看,該賞該罰,天理昭彰。

DSC_4687.JPG

DSC_4700.JPG

在三川殿前有石獅兩對,一對置於階梯前,一對置於門前,左雄右雌,

殿前石獅負有守衛與驅邪止煞之責。其造型傳自印度佛像中的有翼獅

是中國人的想像力,將獅子的表情賦予人性,除衛戌外還有歡迎可愛樣。

DSC_4712.JPG

DSC_4714.JPG

大門前的石獅較為小型可愛, 左邊是雄獅,右邊一雌獅

小石獅子結紅帶象徵喜氣討吉利之意。

DSC_5470.JPG

DSC_5473.JPG

三川殿中門內側古匾「赫濯聲靈」清光緒十一年(1885)福建

臺澎掛印總鎮章高元所題贈,用以彰顯玉皇大帝的神威。

DSC_4701.JPG

DSC_5382.JPG

三川殿內古匾「洪鈞鼓鑄」乃清同治三年(1864

福建臺灣水師副將葉晞暘所題贈匾額。

DSC_5383.JPG

DSC_4704.JPG

三川殿右門上方「仰不愧天」乃民國三十九年(1950)時白崇禧所題。

DSC_5402.JPG

三川殿左門上方主宰元樞清光緒十六年(1890)台南知府方祖蔭敬獻

,用以讚頌玉皇大帝至尊神格。

DSC_5404.JPG

正殿上方義格蒼穹民國四十年(1951)天壇重修竣工,1952前總統

蔣中正特別題贈此匾以玆慶賀(此為前總統蔣中正唯一贈與廟宇的匾額)

,現存掛於天壇正殿神龕。

DSC_5415.JPG

DSC_4694.JPG

古匾「居高聽卑」係清咸豐五年1858)天壇創建時所題立,玉皇大帝

位居天界最高主宰神,但關愛天下黎民百姓,彰顯玉皇大帝神恩廣被的慈悲精神。

DSC_5413.JPG

正殿上樑下兩尊可愛的憨番扛樑」是傳統建築物設置人物承重造型

,因時代背景不同有不同的造像,此類雕木作稱為「扛坐神」「力士」

DSC_5418.JPG

正殿神案是清同治元年(1862)信徒詹廷貴所敬獻精美的材質及細緻的雕工

呈現古樸之美,圖中「八仙傳奇是中國神仙故事中最深炙人口的民間

神明故事。八仙的突塑再次鮮活了道家神明在信徒心中的印象,

八仙有鍾離權、張果老、韓湘子、李鐵拐、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與何仙姑

DSC_5420.JPG

DSC_5421.JPG

天壇後殿上方三才弌理光緒十六年(1890)台南知府方祖蔭敬獻

,闡明天道思想的根本,所謂三才係指天、地、人,三才並立而精神足,

一理即萬物之理。

DSC_5424.JPG

DSC_5427.JPG

DSC_5449.JPG

除了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聖誕時很熱鬧,平時天公廟拜拜也是

台南人的例行行程,香火鼎盛不在話下。

DSC_4696.JPG

臺南天壇的現有廟宇外觀與名稱均是從1893年的大修後沿用至今。

1985年,該廟宇經政府指定為三級古蹟。1997年文資法修正已變更台南市定古蹟。

DSC_4698.JPG

玉皇上帝民間俗稱「天公」,執掌萬物之生殺消長。  民間則 「天」

之形象,神位以供之,而天壇所奉祀之玉皇上帝,謹以「玉皇上帝聖位」

之牌位供奉,無鑄神像,表信眾崇拜之意。

DSC_5408.JPG

後殿主祀神明為三官大帝:有賜福、赦罪、解厄之用
中港神龕分別是供奉三官大帝、三清道祖,斗姥星君

DSC_5430.JPG

左小港神龕供奉張府天師、普化天尊、東斗星君

右小港神龕供奉西斗星君、太乙真人、天醫真人、司命灶君

DSC_5434.JPG

後殿上「道崇無極」古匾乃清同治元年(1862十月臺彭兵備道兼

提督學政洪毓琛題贈此匾,用以推崇玉皇大帝無極天道。

DSC_5431.JPG

後殿左右側壁也有潘麗水大師畫作東華帝君、瑤池金母

DSC_5436a.jpg

東華帝君是全真教傳說第一祖,師承老君弟子尹喜與西王母,後傳

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一脈相承,為全真五祖

瑤池金母又稱為「王母娘娘」是九靈大妙龜山的金母,從道氣凝結而出

,主極陰之氣,與東華帝君,共治世界,養育天地萬物。

DSC_5448.JPG

這裡的前殿、後殿「蟠龍柱」皆歷史悠久,龍柱柱徑較小,

雕工較樸拙,不像近代繁麗雕飾。

DSC_5450.JPG

 

DSC_5460.JPG

首廟天壇的精巧的雀替獅、象斗座的木雕中,可看出台南木雕的風采。

DSC_5389.JPG

 

DSC_5476.JPG

臺灣民間說法,「臺灣天公三間半」,意思是臺灣主奉天公的名廟,

分別是臺南天壇、沙鹿玉皇殿、新竹天公壇,以及「半間」彰化元清觀

走訪一趟天公廟,除了信仰外,看看古蹟回溯歷史,也是一種不錯的新認識。

DSC_5477a.jpg

正殿的重檐歇山頂、後殿的雙斜坡硬山單檐式屋頂,及各殿起翹燕尾都極具特色。

DSC_472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龜獵人 的頭像
    海龜獵人

    海龜獵人

    海龜獵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