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看到一則新聞,台南市北區321巷藝術聚落古蹟修復工程,
經過6次公開招標,已於近日完成發包,預計7月動工,工期3年,
施工期間園區將全部封閉,不開放民眾參觀。哇!!幾年前,這裡
夯了一陣子的藝術聚落,又再一次停擺了,剛好有時間,先來
拍拍留念一下,下次再來,可能全部景觀都不同了。
其實,這裡之前規劃還不錯,有停車場和前庭裝置藝術,其他的
藝術創作都在巷弄之間,有的還在內庭,可惜,現今不可以進入了
,只能外面拍拍。
來到這裡,大街道上的喧擾幾乎瞬間凍結聽不到,第一眼就是牆角的創作。
這裡是市定古蹟「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有2棟獨棟官舍
與8棟雙併官舍(其中一棟於2000年火損,現存基礎與部分牆體)
,官舍群間的院落與巷道,在之前的藝術前輩創作下,似乎翻出
一層生命來,如今,再改造之下,應該還會更具有價值性吧!!
如今的巷弄,看到的是一排排的荒廢景象,房舍老舊崩塌、老樹
恣意橫生、野草雜亂竄生,若只是房舍改造,而沒有再利用推廣
,似乎就失去修復的意義了。
現在看到的藝術創作,大部分只限於圍牆上或巷弄間,荒廢樣
幾乎也看不出其價值性了,當然就希望另一次改造,再現風華。
紅紅的磚牆和蒼鬱的大樹是這裡最顯著的地標,也可以證明他的歷史性。
這一棟郭柏川紀念館(日治時期的美術家,是台南美術前輩),
是唯一有註名的建物,火紅的九重葛和粗壯的藤幹,見證百年的價值。
其他的建物,雖然有些還維持住原貌,但前庭大樹的侵擾,恐怕難以支撐。
最前面這一棟似乎是辦公室,保持最完整。
這裡總共有三條巷弄,最裡面一條巷弄的大樹最雄偉,高高的身影和
盤根錯節的氣根,好似高棉吳哥窟的大樹般,盤據屋舍牆角。
這樣有歷史的大榕樹和老屋,若沒有加以維護和整修,恐怕傾倒時日不多了。
牆面上的標題~~存在與消失,似乎也在說明這裡的話題,存在的意義
和消失改造的意義,兩難啊!!當然存在一定必然,因為消失了就不復在
,希望,改建後能夠再發揮其歷史性與價值感。
老樹枯枝、老屋簷柱,撐起一片空,過往的飛機也來見證它的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