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山林中享受一寧靜,似乎都必須爬高,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般,
遠眺前方,自己就在這一山林中。想想蘇軾言<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雖然他詞中另有其意,但字面上,還是喜歡他熱愛山林,
解讀山野的意境。
過了繁華的都市區,自然而然,有股衝動就往山上跑,離家最近
又有看頭的還是屬阿里山系,這裡是159縣道,屬嘉義往半天岩的
大華公路,地圖上可是大大一條公路,可是,過了半天岩,一路上,
彎彎曲曲,路上人家不多,路又窄,還好車子不多,倒是一趟奇妙之旅。
一路上穿梭在山林間,越過一山又一山,真的像穿越時空,尤其,
看見一路上幾戶人家,老舊的山屋,好像是5、60年代的古房子,
房牆是木板拼釘而成,房前擺放幾十年前的古甕,
聽說是做柿子乾用的,走走停停,似乎有放不下的心情。
在這一趟奇妙之旅,倒引我注意的是路邊奇樹,在遠山陪襯下,
一棵粗壯樹幹,繁茂的枝葉,構成一幅幅山林之美,
美在綠蔭蒼山,美在藍天白雲。
阿里山最有名的還是茶葉,在山野間不難發現茶園處處,茶園外還是
以竹林最多,竹林之美,不在話下,在往石桌的村落外,兩旁的竹林
綠意盎然,好有寧靜悠然感覺。
八八水災後,整條阿里山公路(18號)再次全面整修,拓寬了不少,
也成就了國人及大陸客對台灣的旅遊景點的期盼。
回程過石桌後走18號道,路過隙頂,還是找看看有無採茶的場景,
偶然發現還是有一處採茶區,順便留一下這幅美麗的台灣影像!!!!
隙頂海拔1250公尺,位於阿里山公路五十四公里附近,是阿里山
公路最近的觀霧地點(54-56K)。同時,也是眺望日出的地方,
故而過去亦曾名為「曦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