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的特富野古道行,就是沒辦法走完,可能是距離關係,太遠
及太晚出門,每次都是為了照張相,拖拖拉拉延了好多時間,
而且每次都有不同感受,天氣好,微光斜射,好個微光森林。
這裡海拔約2300公尺,不論哪時候到,絕對沒有悶熱感,加上柳杉林
處較陰涼,3.7公里內都是平坦,難怪乎!!這裡的山友絡繹不絕,三兩成群。
一開始步道上,是枕木並列,石子路上,走起來非常有勁。
特富野古道全長6.3公里,前段3.7公里是以水山支線為基礎整建,
舊鐵道與木板棧橋是前段最大的特色。鐵道的設計受限於火車頭
的推力,有一定的坡度限制,所以前段平緩易行,鐵道沿著山勢
蜿蜒,除了幾處溪谷上下階梯,其餘路段堪稱五星級越野路徑。
這一處山谷缺口,可以看見對面山巒煙雨朦朧,輕霧飄渺,有空
在這而停留,可以享受一襲輕煙裊裊的靈氣喔!!
高聳的柳杉群木,並列在古道兩側,旅人的形影顯得微不足道。
除石階外,過橋處還有木階鋪設。
古道上植物多樣化,拍下這種植物身影,也不知是啥?
通常在這裡是個中途站,雖然只到1.2公里處,但是走走停停拍拍照,
還是費時費力,何況,這所唐式木造涼亭看起來非常典雅,過橋處,
欣賞溪石流水聲,也有一番滋味。
輕煙雲霧裊裊飄下,真如仙境一般,難怪乎有好些山友在此停頓欣賞。
林中的植物在陽光灑落下更顯晶瑩剔透。
下圖遠方大樹是昆蘭樹又叫雲葉樹,為冰河時期孓遺的常綠性大喬木,
由於其具假導管及多數的花蕊、心皮,在演化上屬較原始的闊葉樹。
葉略呈稜形,表面光滑,葉柄長。生長在海拔1800~2800公尺
這一帶的古道上還有一段長長的鐵道沒拆除,走在其間,可以想像
早在80年前森林鐵道運輸檜木的情景。
微光穿透森林鐵道上,在高聳林木間,自成一幅美麗風景。
仰望森林樹頂,似乎穿透蒼穹,來自天外的微光,既真實又虛幻許多。
或許時間不允許,或許是藉口,來此多次還是走不完整個行程,
回程中還是不時回頭仰望,似乎有股捨不得的情懷,縈繞心頭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lLPXf63g1c
總
在回程的阿里山公路上(18號道),已經可以看見偶而楓紅滿地的景象,
只是還沒全面楓槭滿天啊!!
有些樹種可能氣溫還未降,正在轉紅當中,背光下,顯得楓情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