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來過達娜伊谷順便到茶山走走,印象已經模糊了,幾年前,
八八水災後,又走了一、二次,那時復建還沒完成,結果整條路柔腸寸斷
,房車變戰車,這次走走真是耳目一新,路變寬,建設多,連過橋處
有吊橋有拱橋,真是奇觀。
從阿里山公路直走到龍美後往山美部落前進,一路直下,在這間游芭絲
風味餐廳處,視野很好,可以一望無際到對面好幾重山頭,谷底處應該
是達娜伊谷的腹地,在另一山頭,更可以到達新美部落、茶山部落,
最遠處就是曾文水庫了。
這間餐廳位於路邊轉彎處,視野好,平時都有遊客用餐,讚不絕口。
茶園山色配置下,檳榔樹變得很突出,其實,這也是台灣山林特色之一。
好天氣,藍天白雲下,這棵樹變得好特別。
到山美部落區最早看見的是這一棟建築,其實是山之美渡假山莊,
有旅宿、餐廳及特產,前面有當地人正在曬竹筍干。
竹筍切成片狀或條狀,在太陽底下慢慢烤成竹筍干,可以保存較久。
看山地人的美在專注力,雖然沒辦法致富,至少可餬口。
走到後方有牌示:懸浮吊橋 ,相當有吸引力。
入口處牌樓有山地人的味道,下方就是懸浮吊橋。
這座福美吊橋是在一百年完工,是大陸福建紅十字會捐贈,
由台灣紅十字總會援助建造,是台灣首座無橋墩設計
是第三座俗稱吊床式懸浮吊橋,新建的福美吊橋長175公尺,
在猴探景天空之橋尚未啟用前,曾是全台灣最長的“天梯”
橋身以紅、藍、黑三色為主,橋樑弧形線條優美橫跨溪床之上。
在橋上可觀橋底溪流、溪谷風光,呈現多樣的岩層地質景觀。
從橋上可眺望山美大橋、新山美大橋,更遠處亦可見達娜伊谷吊橋。
走到對面可以感受到層層往上,其落差有十來公尺,真有天梯的感覺。
在橋末端有十餘個階梯,吊橋旁就是山之美渡假山莊 。
在福美吊橋上,可以清新的欣賞山美吊橋,是座拱橋,也是八八水災後,
全台灣山地部落的標準橋,應該是此橋梁比較耐得住土石流的衝擊吧!!
站在新山美大橋上,遠眺達娜伊谷園區,可以看見達娜伊谷吊橋及
園區涼亭,遠處山壁高聳峭立,威風凜凜。
這是在山美大橋上遠眺福美吊橋。
山美吊橋兩側看出像是蝴蝶展翅樣。
山美大橋為單拱式鋼橋設計,採大跨徑河道不落墩跨過曾文溪,
橋長一百一十五公尺,橋寬十五點七公尺,鋼拱最高達二十公尺,
橋面距溪床深二十四公尺。
橋台兩端及橋樑外側設有鄒族意象圖騰設施,橋的兩側劃設人行道,
橋中央有一處凸出景觀平台,可供遊客駐留橋上,遠眺週遭山景及
鄰近福美吊橋、達娜伊谷吊橋,是一座深具鄒族特色的景觀橋樑。
下圖是新山美大橋,緊鄰山美大橋,怎麼兩座橋比鄰而建呢?且無通車?
進入達娜伊谷園區牌樓
達娜伊谷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鄒族境內;達娜伊谷-Dannayiku
為鄒語,是鄒族人的聖地,是『忘憂谷』的意思,達娜伊谷溪長18公里,
海拔500公尺,位於曾文溪上游,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溪中巨石嶙嶙,
清水潺潺,是全國第一處以社區力量保育成功的生態公園。
停車場寬廣,還有中國式涼亭。
上圖是鄒族涼亭,很有意味。
在涼亭中遠眺曾文溪河床,溪中巨石嶙峋,魚類也很豐富,
可見到釣客一兩人遊走其中,好自在逍遙喔!!!
枯水期間,流水潺潺。
往賞魚區走,會經過餐廳及表演場,今天就不觀賞了,沒時間。
商家處樟木林聳立,好涼爽的步道。
下圖是表演場地,只好快閃過了,可惜。
往賞魚步道上,兩旁種植了朱蕉還有金鳥赫蕉,顯得比較亮麗可觀。
金鳥赫蕉原產於南美亞馬遜、千里達。春末自莖中抽出下垂之花莖,顏色鮮豔。
賞魚步道規劃還可以,好像有些因經費或天災破壞,還在整建中。
走下最後一道步道,竹子扶手都是剛搭建,可見常常換。
賞魚的水池,就是那一池,好像有點失望,好小一池啦!!!
人在落石下顯得較微小不足道。
達娜伊谷的鯝(ㄍㄨˋ)魚保護區,可見到魚群不下數百隻。
鯝魚俗稱「苦花」,僅見於水溫低於二十度的河川上游,
對水質要求頗高。鯝魚深長大約十五至二十五公分,屬體型大
的溪釣魚種,以岩石縫的藻類及小昆蟲為食。
成群的鯝魚在清澈的溪底自在悠游,陽光照射在魚麟上,經反射後
成銀光點點,像是一顆顆流動的寶石,顯得趣味橫生又異常亮麗。
走過對岸區,往步道上走向達娜伊谷吊橋,就不往回走了。
沿路枕木階梯,竹林密布。
過了竹林來到一個空曠地,見到一個光禿山壁。
回頭看,環繞在達娜伊谷處的山嶺,飄渺間,似有若無樣聳立。
草叢中還有原住民的木雕木柱,真的顯得有些詭異點。
再往上還是步道,感覺是從河谷往上走到頂,再往下走回大橋面。
林中青榕盤據,錯綜複雜樣。
好不容易走到最高處,遙望曾文溪畔,夕陽下,獨木更顯孤獨滄桑感。
微光下,達娜伊谷大橋終於現身山下。
再往下走,真的看見達娜伊谷大橋的廬山真面目。
這是它的橋墩模樣,很特別,還有兩層,上層供遠眺,真貼心。
遠眺整個橋面,好壯觀樣。
橋墩下方是走向橋面的入口,感覺整座橋好深遠。
新建的達娜伊谷吊橋,採「單塔懸索式」設計,兩道主索從高卅公尺
主橋塔頂,以優美的懸弧,斜斜地搭接到對岸的橋台,約228公尺長。
回頭看看橋面兩側河床與山壁,真的是屬於崩落岩層,很可怕喔!!
看看河下巨石崩落的樣子,可以想像土石流的可怕啊!!
下方圖為遠眺護魚園區之水域,其實也是在岩層崩落區,下次大雨一來
,還是被沖刷掉,所剩無幾。
走過橋墩處,高聳單塔懸索式吊橋,更顯高不可攀。
夕陽微光下的萬丈光芒。
離開吊橋遠眺橋面處。
另一岸上的橋墩,好大字樣--達娜伊谷
朱槿擁簇下的達娜伊谷吊橋入口處。
從中埔交流道到達娜伊谷開車大約60-80分鐘,達娜伊谷海拔約500公尺,
山上天氣會比山下要再 -5度左右,需注意添加衣物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