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嘉義瑞水公路(嘉166縣道)那麼多次常常都只尋訪山川水秀,
並不刻意去找尋人工建築,這次不一樣感受,就在雲霧飄渺、
蜿蜒小徑間,彷彿看到一處宗教秘境,那是巧雲小棧。
巧雲小棧的建築突出在雲山水之間,到底是人家還是廟宇?真是有點迷茫。
前方的溪谷就是生毛樹溪河谷,遠方遙望瑞里、瑞峰地區,
更讓人顯得在這片層巒疊翠山林中,如仙似聖般優游自在。
從停車場處直走看看這一片大理石牆,寫著十善法,顯然此地
主人應該是修道之人。
主建築名為巧雲小棧的唐式樓閣,聽聞小名還真搭不上這群似有
中華文化色彩的古代建築呢?
這群類似唐代木造建築,亭台樓閣優雅姿態,色彩簡約溫暖,
視覺感受上這個建築物本身,顯然就是一種美。
進入巧雲小棧入口,其實是餐廳入口處(用餐時間勿入),安置
一座水月觀音,莊嚴慈祥,工法細膩。
水月觀音坐在岩石蓮花座上,觀看水中月,以水中月來比喻佛法色空的義理。
根據文獻記載,最早的水月觀音約出現於唐代,巧雲小棧並於
觀音四周放置代表五行的五色石,希望遊客來此能自在從容。
水月觀音為觀世音三十三應化身之一,又稱水吉祥菩薩。這是觀世音
一心觀水相的應化身。右手持未敷蓮華,左手作施無畏印。
進入餐廳可以看見八幅唐代仕女圖巨畫,古色古香。
從內往外看入口牌樓,似乎有符合風水地理的感受,十分講究。
往上看看樓閣憑欄杆處,好似入紅樓夢中的情境般。
樓閣下小樹樹蔭有兩隻麒麟與龍龜,於風水上應有<招貴人、
制白虎(小人)>及生旺財運的功用。另「龜」具長壽、祥和和化煞的作用
這一間則供俸彌勒佛,彌勒佛(未來佛)梵文 Maitreya 的音譯。
根據佛經的說法,他將繼釋迦牟尼佛在未來世的時候,成佛度眾生。
並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開創者。
廣闊的庭院處,擺設了一些石雕藝術,除九龍子外,這尊
躍馬比較特殊,似乎有其意思吧!!
另一處建築內有好多藝術品,陶瓷器、石雕、木雕、陶壺,
還有關公像,玲瑯滿目,目不暇給。
再來看看這一地的龍王金殿,真是金碧輝煌,好顯眼的殿堂。
殿堂外有陰陽池、滴水觀音、白衣大士、龍龜、麒麟、龍珠…圍繞
在整個建築物,耗資不斐,約有二千二百多萬元。
從這些石雕作品來看,有些有標示來源,我想應該是大陸進口
過來的,而且都是贈送品,可見主人人面寬廣。
走往步道外,另一處都懸在山坡上,每個建築物都是依山而建
撐在鐵架上,再逐一建設,真是人定勝天。
這一處匏園,看似住宅區,也是懸在山坡上。
再來這一處工地,更是匏園旁的增設建築,好像是第三期工程,
還在建設中,說是廟堂,又好像是與不是?奇怪乎?
再往後走,這一地黃金長廊,真有意思,直有一兩百公尺有,蜿蜒有致。
前有土地公,上有三面觀音,倒是少見石雕作品。
長廊蜿蜒下,又是看見龍王殿,似乎龍王代表主人的信仰表徵。
龍王殿的設立應該是和佛道有關係,除了祈福外,主要還是和生財
有關,難怪乎處處龍王殿。
盡頭處還可以看看十二生肖頭,有類似頤和園的十二生肖,是石雕作品。
轉個彎,看見一處綠地,再往上坡處有一座高塔。
高塔前方一座花崗岩石牆,刻有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整座石塔上刻有佛像數百尊,象徵佛法無邊。
另一座石塔,四面皆有梵文。
巧雲小棧的景致優雅、氛圍和善,樓閣殿堂莊嚴雅致,沒有佛門
的嚴肅,來此可以享受山林寧靜及建築古樸之美,看山聽水間,
享受一下怡然自得的心境也不錯,走走吧!!
這裡有提供膳食與飲茶,價格不斐,但是要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