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守仁龍江留別詩

明代理學家王守仁的書法佳作之一﹐王守仁(1473~1529)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理學家。弘治十二年(1499)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此卷為紙本﹐行書﹐縱28.1厘米﹐橫296.6厘米。詩文內容係王守仁在南京與兵部尚書喬宇﹑太常寺卿吳一鵬﹑國子祭酒曾鐸等宴餞時的唱和詩。書於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時年44歲。其書法出自《聖教序》﹐兼有張弼書法遺意﹐體勢內緊﹐用筆清勁﹐風神爽脫﹐於明中期別成一家。卷後有清朱彝尊題跋﹐曾經明朱之赤鑑藏﹐清乾隆年間入藏內府﹐並刻入《三希堂法帖》。《石渠寶笈初編》著錄。現藏故宮博物院


王陽明《與鄭邦瑞尺牘》,現藏日本

http://www.esgweb.net/html/ldbt/pic/7087.jpg

 

王陽明在書法上明代大家。作品以行草為主。王陽明將心學融入書法,豐富了中國的書法理論。

相關評論有:

  • 王羲之「以書掩其人」,王陽明則「以人掩其書」。——明朝 徐渭
  • 「詩筆清婉,書法尤通神,足為臨池之模範」。——清朝 朱彝尊


王守仁七律壽詩

http://www.pep.com.cn/rjjt/hdyd/zhengwen/ckzl/zhwh/sf/sf8/200212/t20021202_13435.htm

《七律壽詩》為天香樓王氏家藏,其書法揮灑自如,爽直挺健,得右軍之骨。

 

《行草手札》上海圖書館藏,此為答虞佐侍御書,書法挺勁古逸,款署”守仁”鈐有”陽明山人之印”末署”七月五日京廣信具”當為明正德十六年其自南昌返浙時所作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采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對于朱熹的「先知後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為這樣下去會造成浮夸的風氣,于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為要先知而后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賢的意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中國理學的發展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思潮。又稱道學。它產生於北宋,盛行於南宋與元、明時代,清中期以後逐漸衰落,但其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廣義的理學,泛指以討論天道性命問題為中心的整個哲學思潮,包括各種不同學派;狹義的理學,專指程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以理為最高範疇的學說 ,即程朱理學。理學是北宋以後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理論表現,是中國古代哲學長期發展的結果,特別是批判佛、道哲學的直接產物。


  研究內容 概括說來,理學討論的問題主要有:本體論問題,即世界的本原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理學家雖然有不同的回答,但都否認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張載提出氣本論哲學,認為太虛之氣是萬物的本原。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論哲學,認為觀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朱熹提出理為「本」,氣為「具」的學說。陸九淵、王守仁以心為本原,認為「心即理也」心性論問題,即人性的來源和心、性、情的關係問題。張載提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和心統性情的學說,認為天地之性來源於太虛之氣。程顥提出了心即天以及性無內外的命題,把心、性、天統一起來。程頤則提出性即理的命題,把性說成形而上之理。朱熹認為心之本體即是性,是未發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發之和 ;性和情是體用關係,而心是「主宰」。陸九淵認為,心即是性,即是理。王守仁提出心之本體即是性,即是至善認識論問題 ,即認識的來源和認識方法問題 。張載首先提出「見聞之知」與「德性之知」兩種知識,並提倡窮理盡性之學,成為理學家共同討論的問題。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認識學說;朱熹提出「即物窮理」的系統方法;陸九淵強調「反觀」;王守仁則提出「致良知」說,認為格物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從而完成由內向外的認識路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龜獵人 的頭像
    海龜獵人

    海龜獵人

    海龜獵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