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鴻一撇,花東之旅,難得能到達光復以北,實在是太遠了,三天假期,光來回開車就要800公里以上
雖然,這一趟到了林田山文化園區這麼遠的地方,看一看,環境上還算有管理,有展示場,有露天原場
但是就是觀光客太多了,而且都是走馬看花,一下子那麼多人,晃一晃,一下子人都跑光了,還真可惜
林場上,維持原樣的鐵軌,用途是載木頭用。
有個遊樂區,看了就知道怎麼玩了,索性母子倆,來個比力氣大,但是還是要做做樣子,輸一下
後山有個步道,還真陡,想要爬爬看,看一看這雙腿,還是走一段就好了,看看晏晏,哇!真壯呢?
雙道式溜滑梯,而且應該有30年以上歷史,所以滑看看,會不會不堪使用呢?
原木做大型昆蟲模型,還真有創意喔!
後山有一間學校,校名忘記了,不曉得關校沒?看建築物本身已破舊,難道還有學生嗎?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簡介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位於花蓮縣鳳林鄉,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所屬的林田山林場,位居萬里溪以南馬太鞍溪以北、南投縣以東的河谷地形,面積13.9公頃,日據時期因日人發現萬里溪有一溫泉,進而將泉水引出修建旅社經營管理,到民國28年開始探採紙漿原料,開啟了林業之經營管理;目前林務局對於林田山的規劃將分階段進行規劃與低密度的開發,規劃配合萬里溪下游電廠設置成為一個文化森林遊樂區,讓民眾能體驗林田山豐富的文化、休閒氣息。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昔日的小上海
林田山在1960年代伐木全盛時期的繁華景象,讓這裡曾有『小上海』之稱,林田山林場在政府禁伐林木的政策後,林田山終於洗盡鉛華、回歸自然,時過境遷,但林田山的美仍舊保留,除了原始山川景觀與生態外,林場遺留的檜木房舍、運載鐵道,處處可見前人留下的痕跡,而現今的林田山風貌與九份相似,因此友『花蓮的九份』之美名,讓林田山林場成為花蓮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