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有山有海,雲林一樣有山有海,山沒有阿里山有名,海沒有布袋、東石
有名,卻是在最近幾年,草嶺這一帶隱沒山村—石壁,發明了響叮噹的創意
園區名稱,五元二角園區(又名犁寮園區),曾幾何時,921地震後,草嶺一帶
完全沒落,有了這樣的創意名稱園區,加上地理優越環境,讓這裡每到假日
,人車擠爆,觀光遊覽車幾乎一台接一台而至,自小客車真的很難找地方
停放,這一日,趁早來體驗一下所謂的山林觀光熱潮。
其實這裡有好多健行路線,如嘉南雲峰,可惜沒時間,只能隨意走走,
當日陰晴不定,雖然氣候涼爽,卻是視野不佳,是唯一的遺憾。
上下圖剛好在進入石壁社區的<石壁之眼>意象觀景台拍攝的清水溪景觀。
走馬看花的心情,還是偶然停留,當人生的紀錄。過了石壁大飯店、東碧山莊後
,直接來到嘉南雲峰登山口,這裡有一株百年九芎公巨木,通常登山遊覽車停此
,此地也有盥洗浴廁和休息椅,是一處良好的休憩地。
九芎公巨木旁的溪流潺潺,綠蔭涼爽,魚兒水中流,真是一處快樂地。
九芎公樹徑約為1.2公尺,胸圍達3.76公尺,樹高12公尺,推測樹齡約為300年。
九芎公樹早年因雷擊折斷,從基部生長出二代木樹齡約為130年。
每年脫皮,斑駁的樹皮和潔白的樹幹,有一股蒼勁之美。
「九芎公」樹下,有這一個牌子,標示著下和坪巨木群導覽圖,可以一窺
嘉南雲峰的登山路徑圖,有機會登山健行、看巨木,真是不錯的提示。
離開「九芎公」樹園區,直走雲嶺之丘,路上空曠地可以見著整山的竹林景觀
,在雲嶺之丘有處停車場,可停放十幾輛車,假日幾乎被小型遊覽車停好停滿
,連觀景台都站滿人潮,小雨中幾乎無一站處,可憐啊!!
直往上觀景台一觀,可惜,雨中無能見度,每人都撐傘繞一圈即回。
雲嶺之丘在五元二角園區之上,距離百公尺而已,車停雲嶺之丘,
再走回五元二角園區,剛好雨勢稍緩,初入步道口就是一整排竹林綠蔭
,真可比擬日本嵐山竹林,路邊小竹子編織而成的圍牆,看起來就乾淨
舒適又有意境,涼爽的天氣,更是不錯的健行園區。
轉彎處,這一地竹造日式洗手台,還真的很像來到日式庭園中。
從這裡開始,就是一連串的涼亭,原來三角+四角+五角+六角+七角+
八角+九角+一圓涼亭=五元二角,因為這樣的創意命名,讓這個草嶺
石壁社區,因此名滿旅遊界,加上沿路有很不錯的竹林步道或秘境,
增加園區的生命力,難怪遊客絡繹不絕而至。
假日這裡採單線通車,車停入口,讓遊客走在其中,車子再緩緩開至後頭
,等待遊客再上車,這一段路就是遊客最欣賞且印象記憶最深的地方,
小小一段路,人聲鼎沸,拍照連連,連簡易廁所都排滿人潮。
來到車停盡頭,就是當地人販售山產的地方,也是轉入木馬古道的一端入口。
避開人潮,轉入木馬古道竹林中,似乎有古代竹林七賢避禍入竹林中的感覺
,頓時寂靜多了,雲霧飄下,更讓人心曠神怡,連眼前的竹林相,更是濃綠鮮翠。
先走入古早竹炭窯的涼亭這一處,一樣享受著視野的鮮綠,享受著一隅
的寧靜,多麼自在又閒適啊!!其實,這一地才是五元二角園區的精華帶。
走入竹徑中,聞聞竹林的清香、聽聽穿越竹林的風聲、再一飽眼前
視野的綠意,你能說這不是幸福的感覺嗎??偶而為之,絕不失走一趟。
早前的竹炭窯,就不知是否還有用嗎??至少那是先民留下來的寶貴遺產。
回首再回首,綠意的竹林不斷揮手招呼,似乎沒有決心,恐怕想離開都難捨得。
小小一段竹林徑漫步,沒有臥虎藏龍電影中主角的功夫,心情一樣輕盈
踏在竹梢之上,揮灑無與倫比的招式,削竹落葉聲,亦可想像主角換人了。哈哈!!
走入木馬古道,再一次感受竹林小徑的綠意,高聳的孟宗竹林,
不論東西南北風吹來,都讓人感受到它堅毅不放鬆的氣節。
雨後的步道有些泥濘,前段還好,後段有些不堪,只好享受這一段就回頭,真可惜。
回頭再走到五元二角園區,怎麼遊客都走光了,反倒是剩了一地的寧靜,多好。
中國古代詩經提到:瞻彼淇奧,綠竹猗猗(青青、如簀)。有匪君子……,
其實,就在歌頌綠竹如君子般的氣宇軒昂、神態莊重,我雖非竹子、
竹子亦非我,至少,常走入竹林中,那一襲的悠然心情,別處難尋。
一支竹子,代表著虛心、孤傲,竹林一片,卻是有種飄渺虛無的感覺,
千百年來,牽動了多少文人雅士,寧靜淡泊的風骨,引來千古的讚嘆,
像我們這樣的凡夫俗子,能這樣走走一遭竹林綠徑,感受心情,能不心滿意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