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上有二頭雄偉的大象山,比較有名的是隙頂、巃頭的象山,而
太和樟樹湖也有個大象山,通常經過時不會注意到,只因為角度不同
,而且過路客不會在此停留,一溜煙就往奮起湖閃過去了。
你知道嗎?隙頂象山總是深蹲不起,微微聳起壯碩的身軀,似隱若現的
讓人注目,而太和的大象山,卻是像遠古的巨象,伸長了鼻子,
盤踞在茶山之上,雄偉的身軀,讓人既驚訝又膽戰,不寒而慄的身影
,絕對讓你瞠目結舌,神似非常。
奮起湖不是湖,樟樹湖也是沒有湖,兩處只是山中的窪地,此地樟樹
很多,因此得名,而花石溪步道因花石溪生態保護區而建設,是太和
村少數低度開發的原始林區,知道的人不多,這幾年才公布的新景點。
交通上很方便,在奮起湖車站再循169縣道車行約6公里,即可抵達
太和樟樹湖(約169縣道10.4K),再循指標至花石溪步道入口。
花石溪步道全長約850公尺,登山口一般以高海拔的太和觀光農園(上圖)
的後方,農園前有停車場、賞景平台及涼亭,茶園風光景色優美 。
農園停車場有指示牌,往下是龍仔尾茶園森林步道,往右車道可走往花石溪步道。
車道上有標示車輛勿進,其實走到步道口只有100公尺左右。
走約30公尺就看見一座涼亭了,也只有這一座而已。
剛修剪過的茶園遠處就是大象山了。
很快到達花石溪步道入口,後方錐狀山頭就是大凍山了。
走入森林浴步道就是陰涼的石階梯步道,約200多階左右。
石階梯後就是一段樹葉步道,左側往農路,其實是一片無出口的茶園。
繼續上行,若直走就到出口了,左進才是花石溪步道觀景台。
往觀景台路上是此處的精華區,高聳林立的竹林與柳杉,相映成趣。
上階梯後的觀景台,絕對讓你眼睛一亮,雄偉的大象山,盤據一方。
大象山雄偉身軀,而且伸出長長的鼻子,似乎保護著這一處的安寧,
讓居民安居樂業,梯田狀的茶園,見證早期先民的艱苦開發,難怪
樟樹湖這塊美麗聖地,純樸的農村,有著高品質的阿里山茶。
再往上又是一處空曠的觀景台,角度不同,大象山雄偉依舊。
觀景台上不僅看大象山,對面的大凍山虎視眈眈,互相較勁一番。
沿著茶園小徑而下,短短不到一公里路就到出口了,真是一趟輕鬆走。
走回停車處,再來走走龍仔尾茶園森林步道,依舊短短700公尺,
但是一路往下走,可想而知,回程一定比較累。
前方鐵皮屋旁是一座涼亭,茶園風景真是迷人,迷霧中似乎快下雨的樣子。
涼亭旁的木階梯就是龍仔尾步道走往大茄苳樹,約470公尺。
原來階梯下還有設計一處廁所,阿管處真是貼心啊!!
下圖這樣的茶園風光,很有瑞里的太興岩步道的FUN。
怪哉!!走下一段階梯後,怎麼告示牌說往大茄苳樹還有500公尺,
越走越遠,阿管處啊!!來看看再測量一下吧!!不然真搞混了。
短短500公尺,卻是階梯陡下,應該有1000階,恐怕回程要拼命了。
原來出口是幾座木造屋,應該是小桂林度假木屋。
面對告示牌和指標,往下就是大茄苳樹,往右走有一處柴窯,
也是往花石溪生態保護區,因此就先往柴窯處走看看。
來到盡頭,剛好有一處茶莊盛大開幕中,年輕人的構想茶莊,辦得有聲有色。
邊看他們的開幕典禮,卻忘了柴窯一事,也忘了生態保護區,沒多久
時間,小雨直落,趕快保護相機,穿上雨衣、撐開雨傘走回頭了,
回頭時大雨澎湃下,只能遠望大茄苳樹,下回有機會再來瞻仰一番了。
淋了一身雨,總算花石溪步道、龍仔尾步道走一圈,最幸運的是遠望
大象山的雄姿,當然,回程隙頂時,總要大象比一比,看看哪頭大象
最壯觀啦!!下圖是早前拍的隙頂象山,各位看看比較一下了。
後記:寫完文章後,之後同學邀約再來走一次大象山和百年茄苳樹
四個老大人,有金達、宗志、志聰陪著獵人我,再一次走走花石溪步道
、龍仔尾步道,這一次最大收穫,就是找尋這一棵百年茄苳樹和柴窯
,原來百年茄苳樹粗壯的樹幹和繁茂的枝葉,真是一大奇蹟,
當年由許姓長輩保留下來,依據茄苳樹的落葉,判斷水源充足與否??
(落葉少,即水源充足;落葉多,即水源不足),
前方溪谷中,阿管處還設計一座拱橋,讓遊客在轟隆水聲中,
觀看巨大的茄苳樹,很有意境喔!!至於柴窯,原來不是古窯,
是一座位在欣采民宿內的柴窯,應該是製作披薩、麵包的窯吧!!
(後來得知:柴窯是燒製陶器、杯盤用,一年只燒窯一二次而已)
上圖是欣采民宿區,下圖是民宿後方的柴窯。(柴窯是燒製陶器、杯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