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我最近腳殘又手傷,只能跟著一群退休人員去走走小健行,
浩浩蕩蕩一輛遊覽車,來到屏東瑪家鄉佳義村的笠頂山登山步道
,這裡屬北大武山支脈靠近屏東平原的尾稜,為臺灣小百岳之一
(編號076),海拔高度約659公尺,當然,腳殘手傷只能走走一段,
加上時間關係,無法登頂去,陪同一群退休老年人,走走聊聊
又何妨,健身流汗又開朗,一舉兩得啊!!
看看地圖,原來笠頂山要攻頂有四個路線,有分別不同的難易度,
今日從佳義國小後面出發是第三登山步道路線,其他參考之。
一號登山步道整條步道為水泥路面,路程迂迴較遠,是二輪及四輪的專用道
二號登山步道在穎達生態休閒農場斜對面,入口旁有大溝渠,
步道坡度和緩,沿途綠樹成蔭
三號登山步道由佳義國小後門進入,步道沿途設有四家卡拉OK休憩站
,涉過小溪流,後段為稜線攻頂陡坡
四號登山步道由天主教堂旁進入,途經佳義派出所,陡坡陡、林相優
遊覽車停在三號登山步道口,沿溝渠進入村內。
笠頂山算是當地熱門的登山路線之一,假日登山口車位難求,連這天
星期四路上都停滿車,右側有空地可停車和廁所(需10元清潔費)。
沿水泥路直上,旁邊流水潺潺,綠蔭盎然又緩坡,看似不錯的步道。
沒多久,路面變成石子路和碎石坡道,緩上,雖然綠蔭充足還是流汗。
沿路都有登山客緩下,可能是從其他路線下來的吧!!
來到轉彎處,有人指指點點,原來旁邊一棵大樹上有座小屋,不知
主人如何架上去的??而且如何爬上去呢??其功能又視為何呢??真是訝異!!
Y字路口,左方直上登頂去,右方緩上休閒走,今日終點只到「可以居」
休閒小棧,對一般七、八十歲的老人而言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了。
再次聽得流水聲,算是林中有清音,加上樹梢上鳥聲,心情更舒暢。
看到可以居燈籠,目的已到,心情大為放鬆,這裡是私人住區,
平日收費100,剛好星期四公休沒收費,區內桌椅可供休息,但一定要歸位喔!!
休息一段時間後,大家陸續上山了,下山前當然來個合照。
剛好有一位山友幫忙拍照,獵人我就入鏡啦!!搞笑版啦!!
下山後,路上大樹在藍天下更是挺拔蒼鬱,下次有機會一定登頂去看看。
回頭再去六龜清涼山妙崇寺,中途在十八羅漢山服務區短暫休息,
看看礫岩層的古早隧道,順便再留影一下啦!!
輾轉來到清涼山妙崇寺,因為腹地很大,建築又多,寺內佛教藝術
更是可觀,無法一一紀錄之,光是聽聽導覽再去仔細觀看,就已經
佩服的五體投地,尤其壁上景泰藍的藝術作品,在其他廟宇絕難看到
,以後有機會再紀錄之。
景泰藍,學名銅胎掐絲琺瑯,又稱燒青,是金屬胎嵌搪瓷工藝在
中國衍生出來的一個獨立品種。世傳此物大行於景泰年間,晚清
古董行沿用此說,命名為「景泰琺瑯」或「景泰瑯」。後來又因
所用搪瓷釉料多為藍色,且「瑯」「藍」音近,訛變為「景泰藍」
景泰藍長期只在宮廷監管下製作,其技藝流入民間,成為「燕京八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