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風景區北廊道主要以梅山太平為起點,這幾年登山界風行走走
雲嘉五連峰、七連峰,一定會經過梅山太平村,加上幾年前太平雲梯
的建設,假日期間,到處人滿為患,有人走老街、有人走雲梯,山友
們更是喜歡走獨立山、大巃頂、太平山、祝壽山(梨子腳山)、馬鞍山
、二尖山、大尖山,當然,五、七連峰需要腳程和體力,一般人倒是
可以試試走走健康步道,難度不高、路況又好、視野更佳,沿路綠蔭
盎然還有極佳休憩觀景台,來回含休息不用2小時,這樣的步道首選
可以選擇此路線(太平三元宮>梅花路步道>休憩觀景台>太平山三角點
>下切華山大眾廟>折返電信塔竹林>觀景台>三元宮)試著走看看喔!!
三元宮有其悠久歷史,是當地信仰所在,如今的殿宇是1981年新建
,前面可以俯瞰太平老街和大巃頂山嶺,庭前的巨大金獅和龍騰
浮雕很顯眼,雕梁畫棟的裝飾,是全台最高海拔的三官大帝廟。
車子停這裡往後山走去,轉彎處就是梅花路步道入口。
幾年前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協助太平社區建設,打造具有藝術空間
特色地景,改善綠美化步道和休憩空間,而梅花路步道以仿木板
、碎石等素材建造,出入口以本土小說家張文環先生作品,納入
社區陶板文化,真是具有歷史傳承之意象。
沿路的階梯設計平緩安全,取代原先古早又陡上的階梯,
天然綠蔭,走起來總是清涼又愉快,不亦樂乎。
途中幾處轉彎設計有長條石椅,一般人應該坐不到,提供給老年人吧!!
不到十來分鐘,很快就看到出口處 ,右轉轉茶園上坡是往太平山
三角點(去程),左轉是回程路口,是往電信塔方向,也是休憩觀景台位置 。
面對出口處,可以選擇先往電信塔方向,這裡有休憩觀景台,
視野極佳,暫時休息,可以泡茶喝咖啡,再回頭往太平山的三角點尋尋。
休憩觀景台前設計很新穎又創意,還附有此地附近的地圖。
站在觀景台前,俯視太平老街,視角又和三元宮不同,又高有遠。
太平雲梯俯拾即是,天氣好連玉山山頭都看得到喔!!
坐臥在這裡是種享受,吹吹風、看看景,寧靜又自然。
這一處休憩平台算是剛建設不久,山友們通常過門而不入,反而
提供更安靜舒服的觀景台,有機會來此,倒可以放輕鬆停歇一下再走走。
休息後回頭走向太平山三角點,沿著茶園往上走。
路邊貼有警告標示,請山友們不要走短路穿越茶園,走柏油路依樣可以到達。
電信塔就是指標,但是此時的 梨子腳山矗立在眼前,總是吸引著目光。
走在太平山頂上,視野極佳,線條優美的茶園風光和遠山層疊的山嶺
,是這裏最大賣點,若體力佳,不妨走向更高點的梨子腳山山去。
太平山三角點就在電信塔下方,走過去拍個留念吧!!
拍完照回頭走向梨子腳山方向,中途一顆小樹掛著牌示,往下
是往華山大眾廟,此時遇見二位山友,就幫忙留影了,若繼續
前進可以通往梨子腳山、馬鞍山,也可以在三叉口折返三元宮。
今日O型環走,就直下大眾廟,中途再轉向電信塔,剛好一圈回程。
下切雜草階梯,茶園稜線上視野極佳,可惜霧茫茫,能見度差,
在茶園中遇見茶農整修茶葉中,一幅辛苦模樣,卻是人間平常景象。
回頭看看來時路,工寮右側即是回程方向,下圖是左側的山嶺綿延
,是五連峰(梨子腳山、馬鞍山、二尖山、大尖山)的景觀,視野寬闊。
走向工寮時,剛好又遇上山友,他們的方向是走往華山大眾廟過去。
穿越一段百公尺的竹林,很快就看到電信塔大門了。
就在電信塔旁,一片吵雜聲,原來是一群採茶女工作中,這是
茶園中最活躍的精靈,紅巾布裙的裝扮,點綴整個群山茶園,
瞬間山林不再孤獨有生氣。
茶園小徑陡上陡下,採茶阿嬤們真的厲害,來去自如間,已經
穿越了整個山頭,美麗的風采盡是寫在臉上和談話的詼諧語中。
電信高塔的左側茶園,一望竟是綿延不斷的嘉義平原,白雲下依稀
可望見台灣海峽前的海岸風光(夕陽時分是眺望無敵艦隊的最佳時機)。
悠閒走一回,還是回到三元宮停車處,順便附上一張太平附近的
山嶺海拔高度表,有時間有體力,不妨挑戰各山嶺來回走,其實
,走這裡沒啥難度,只要你有信心和時間,加上絕佳的天氣,
在此看得的無限風光,絕對比你登大山還過癮,一邊翠綠綿延
的山巒,一邊是寬闊無垠的平原海峽,不心動也難,試試吧!!
延伸閱讀
療癒茶香步道慢遊~~走太平山、梨子腳山、馬鞍山,一路稜線觀山看海迎風趣
紅南坑森林古道半日遊~~太紅公路上直走大巃頂、尋八卦茶園景觀
二尖山上最美麗的風景~~大斗笠、花布巾,背茶簍哼哼唱唱採茶姑娘
漫步梅山太平古道~~探索太平古道一段、再漫步大巃頂欣賞茶園、竹林綠意山
散步梅山太平~~賞雲梯百態、聽谷水潺潺仙人堀清涼步道、漫步梨-馬稜線雲
瑞峰慢遊聞茶香~~獨特又美麗的台灣圖樣茶園、登頂峰海鼠山1314愛情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