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淡水行總是匆匆,這次只真正停留一天,早上走走古蹟巡禮,近午就到附近鄉鎮(三芝、石門)
走麟山鼻步道和青山瀑布,這天天氣不定,偶而陰雨、偶而晴朗,天空的色彩反而變化多,
讓走在麟山鼻步道中,都感覺到北海岸的天空特別美,有機會來此台灣最北端的美麗鼻尖
之稱的麟山鼻步道,親臨美麗的風稜石海岸,感受風與石的對話中的美麗海岸。
麟山鼻和富貴角遙遙相望,步道入口就在漁港旁,漁港旁有多處停車場,在漁港另一側
有新建的自行車步道,聽說是電影《不能說的秘密》拍攝場景,這次不介紹此條路徑,
就漁港旁海巡安檢所的麟山鼻步道走走紀錄之。
麟山鼻漁港
位於新北市石門區,隸屬金山區漁會。和富貴角一樣,是約八十萬年前大屯火山群噴發
的熔岩所形成,屬安山岩,日治時期改名為「麟山鼻」,有「臺灣最北端的美麗鼻尖」之稱。
有早期住民興建的石滬來捉捕魚蝦,2016年起,因設籍漁船過少,被漁業署列為低度使用
之二類港,附近海岸的藻礁、風稜石等特殊景觀,又鄰近白沙灣,成為石門著名的觀光景點。
漁港出港前有紅綠燈桿,聽說是船隻進出港導航用,左邊紅燈,右邊綠燈燈,
紅燈是進港的參考指引,綠燈是出港導航指引,是漁船航行進出港的燈杆。
麟山鼻步道:需走過漁港旁的安檢所
路線:環狀(可從麟山鼻漁港開始,以伊莉莎咖啡館為終點,反之亦可)
路程長度:1.4 公里 所需時間:1~2小時
步道有部分林蔭,空曠處海邊無遮蔽,注意防曬。
濱海有多處可直接下玩沙、看寄居蟹,風稜石、藻礁濕滑,小心滑跤。
山海天一色,風稜石奇形怪狀,可想像無雙的自然雕刻藝術品。
人工階梯上遙望漁港附近的早年石滬
步道沿著海岸,也在盤根錯節的綠蔭榕樹下穿梭,其中有幾座以前防衛海岸的碉堡很顯眼。
岬角上的風稜石特殊景觀
因風蝕而生成稜線之礫岩,統稱風稜石。生成條件是強風、多沙、裸地,
其特徵為具有幾面被磨得光滑的劈磨面,上頭可產生孔穴、溝槽和陵脊等。
此處(麟山鼻、富貴角)東北季風盛行,海岸沙粒多,裸露的安山岩石塊立在沙丘上,
形成發育良好的風稜石。
這一處海岸奇石特別多,奇形怪狀的風稜石,讓你異想天開的天然藝術品
下圖,麟山鼻步道上風稜石天然藝術品~~三犄龍
下圖, 麟山鼻步道上風稜石天然藝術品~~趴趴狗二隻
下下圖,麟山鼻步道上風稜石天然藝術品~~ 卡通畫”戴皇冠的熊” 和 龍王鯛( 羅漢魚、鸚嘴魚 )
八月濤聲吼地來~~麟山鼻海岸
沒看過錢塘江海潮漲落的氣派,卻在麟山鼻的風稜石海岸,看浪濤拍落岩石,潮來潮往,
像時間的擺動,卻有不同的品味,多了拍岸的濤聲、多了浪花的抨擊,遙望遼闊海面,
讓你的記憶比海深,心事沉入海中,無憂且無慮。
眺望中華民國領海基點~~T5麟山鼻(25°17′29.23″N 121°30′33.94″E)
從麟山鼻步道上,矗立在一堆風稜石之上,有個不銹鋼牌示,是目前依中華民國行政院於
2009年公告修正的《中華民國第一批領海基線、領海及鄰接區外界線》其領海基線範圍包括:
台灣島,澎湖群島、釣魚台群島、東沙及中沙群島等,而金門和馬祖則留白處理,沒被包涵在內。
麟山鼻步道旁的藻礁海岸
珊瑚礁和藻礁都是生物造礁,最大的差別是在珊瑚礁是”動物”造礁,而藻礁是”植物”造礁。
藻礁,屬海岸多孔隙環境,是海洋「生物的育嬰房」。小魚小蝦長大游到附近海域,成就了豐富漁場。
藻類造礁過程緩慢,20年還成長不到1公分,而珊瑚礁平均年成長1公分,更為稀有。
步道中唯一一座四角涼亭,旁邊有一處淺灘,這裡可以堆沙、找貝殼、螃蟹,算是秘境淺灘。
美麗的海灣,看他潮起潮落,岸上天人菊花色不減,增添海岸色彩喔!!
步道出口處是伊莉莎咖啡館,房屋色彩鮮豔很特別,似乎平日不開張,假日才有,
庭園設計新穎,像是很多人打卡景點,最特別之處,就是花園裡的摩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