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7206.JPG

大陸福建泉州歷史古城,是穿越千年繁華的都市,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

宋元時期為東方第一大港,被馬可波羅譽為光明之城,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稱

如今,大陸發展之快,再想像那千年古城,已不復存在了。

清源山風景區相依在泉州市郊,也是此地的標誌性景點,刻於宋代的老君像

是中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文史界人士戲稱它為

「老子天下第一」。其間,還有好多石雕造像和摩崖石刻,環山走一回,

還可以看見弘一法師舍利塔,緬懷這位中國近代高僧及其藝術創作。

DSC_7115.JPG

清源山腹地廣,主峰海拔498,今日只能沿地圖紅線區域一圈回程,

從眾妙之門進入,老君岩>元元洞天>見龍台>弘一法師舍利塔>

彌陀岩>千手岩,一圈約3到4公里,至於其他地區,只好捨得了。

DSC_7120.JPG

入口處即見「道教聖地」四大字,可說明此山是道教文化發達興盛地。

有一個神話傳說:當年八仙中的鐵拐李雲遊至此,見此山蒼松翠柏,

曲徑通幽,一時興起,用鐵拐捅地讚嘆,不料用力過猛,將鐵拐戳

進山石中,撥出後泉遂湧出,以後人們就稱該山為清源山。

DSC_7121.JPG

DSC_7127.JPG

小小路徑就看見山丘奇石巨岩,藍天古樹更顯得此地靈氣不絕。

DSC_7132.JPG

DSC_7133.JPG

來到老君巖,進入「眾妙之門」,即可見宋代石刻老君像。

DSC_7167.JPG

「眾妙之門」取自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DSC_7169.JPG

眾妙之門的意義說明「如果我們將知覺的門洗滌乾淨,萬物便會以無限的

原貌出現在眼前。若將自己封閉起來,便只能從洞穴狹窄隙縫中窺探事物。」

DSC_7170.JPG

DSC_7175.JPG

上圖「天長地久」篆書石刻乃陳逸亭書,福建安溪人,善詩書畫印,生於1944

DSC_7179.JPG

DSC_7181.JPG

老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中國道教石刻中的藝術瑰寶。

這一塊形狀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奪天工的民間工匠技藝

把它雕刻成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道教開山鼻祖老子的坐像

DSC_7189.JPG

這裡原有一座道觀,後來道觀被焚毀,老君岩便露天屹立,與後山渾為一體

,石像高5.63米,旁邊有後人另建的木造道觀,似乎只做陪襯用而已。

DSC_7198.JPG

DSC_7200.JPG

後山林是一條人造相思樹林,林蔭陰涼又緩坡,適合遊客健行。

DSC_7218.JPG

DSC_7219.JPG

DSC_7221.JPG

DSC_7224.JPG

還有設計矮樹林的趣味迷宮,小孩最喜歡走走。

DSC_7225.JPG

DSC_7228.JPG

元元洞是後山第一個景點,由六塊元寶狀巨石架空而成,據載,

乃明汪旦所辟,又稱玄元洞,取元元洞天為道家修真至境之意

DSC_7237.JPG

DSC_7240.JPG

再走百米處,有一塊刻着見龍台的巨石,傳說八仙的呂洞賓當年雲遊此山,

見此風景秀麗,俯視老君造像處,忽見「紫氣東來」,祥雲繚繞,一方靈石

在萬丈光華中頓顯老君聖像,不禁疾呼「見龍也,見龍也」,而後駕雲而去。

DSC_7263.JPG

DSC_7264.JPG

登上見龍台看看祥龍是否登天,卻只見泉州古城市區,大失所望。

DSC_7274.JPG

步道上巨岩都有書法石刻,應該都是後人加上的,為顯現道教聖地吧!

DSC_7300.JPG

DSC_7302.JPG

DSC_7305.JPG

道教興起以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成為道教的守護四聖獸

也是鎮守天宮的四神,有辟邪惡、調陰陽之意。

DSC_7306.JPG

DSC_7309.JPG

DSC_7317.JPG

DSC_7323.JPG

「無塵台」此地大概是這條路線最高點 ,也是此山道教與佛教文化區的分界點

可以清楚眺望泉州市街,後有歇腳處,旁有古松矗立,微風吹處,稍感清涼意。

DSC_7335.JPG

DSC_7338.JPG

DSC_7346.JPG

沿路下坡就來到 廣凈、廣洽大師 (事弘一以師禮) 靈骨塔。兩位高僧

奔走於中國和新加坡之間,對故國名山大剎的復修做出巨大貢獻。

DSC_7351.JPG

但見弘一大師的坐像,只見法師削瘦臉龐,雙眼平視,微微皺起的眉頭

似乎在洞察著世間萬事。我們凝視如此謙卑的法像,應該都會有無比的敬意吧!!

DSC_7353.JPG

弘一法師舍利塔建於19523,塔內安放著大師的舍利子,舍利塔前

悲欣交集」 大師生前最後遺墨。

花崗岩仿木結構的六角尖頂,四方塔身。塔蓋二重檐,中間檐下石匾

上鐫隸書「弘一大師之塔」,塔門正中橫匾書「無相可得」,為弘一大師手跡。

拱門兩邊鐫刻楹聯,曰:自凈其心,有若光風霽月;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師

DSC_7358.JPG

旁邊巨岩上有趙朴老的聯句:千古江山留勝跡,一林風月伴高僧。

趙樸初(1907115日-2000521日),是中國佛教領袖,被佛教

界尊稱為「趙朴老」。書法擅長於行楷,脫胎於蘇東坡,字體向右傾,

筆力勁健又雍容寬博的氣度,隱隱透出一種佛家氣象。

DSC_7360.JPG

振衣亭,取名振衣,乃是抖衣去塵之意,也就是在此亭上無塵無念無為啊!!

兩柱鐫刻楹聯,曰:長留王謝堂前燕;來築泉南郭外巢。

DSC_7365.JPG

前方外牆方向是彌陀岩,可惜,沒能入寺禮佛,只因為前方一個洞穴吸引。

DSC_7367.JPG

DSC_7369.JPG

進入洞穴後直接往千手岩方向,前方綠竹林,有柳暗花明的感覺。

DSC_7371.JPG

DSC_7378.JPG

回頭一望洞穴石壁上有江南陳從周詩云

青山似畫水如油,綠滿春江憶此游。我愛閩南風景好,泉州未必遜杭州。

DSC_7381.JPG

DSC_7385.JPG

千手岩前的懷德崇功碑石。

DSC_7394.JPG

最亮眼的還是第一山碑石,上刻「第一山」,是宋書法家米芾手跡。

趣聞相傳宋紹興年間,尚書李邴酷愛書畫, 收藏了米芾「第一山」墨跡

後來,李邴在知平江府任上落職之後到了泉州,在清源山的醉月岩凌霄室

隱居,把米芾手跡「第一山」刻成石碑立於此。明末戰亂,「第一山」

碑刻被毀。後來清代一任縣令,把「第一山」拓紙帶回復刻石碑立於原處。

DSC_7396.JPG

千手岩又名觀音寺,因供奉觀音像而得名,大殿正中靠後供奉的是

宋代石雕釋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藝精湛,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藝術之佳作。

DSC_7400.JPG

DSC_7403.JPG

DSC_7404.JPG

走下千手岩一路下坡,花木扶疏,原來號曰「杜鵑坡」

DSC_7410.JPG

DSC_7411.JPG

下坡後大概是景點盡頭,有停車場、廁所,沿車道走走回到入口處。

DSC_7413.JPG

DSC_7421.JPG

DSC_7431.JPG

“若得一日閒,山中品千年”,是 清源山入口的廣告詞,其實,任何人

來此走走,山中無歲月,逍遙自在,賞千年古蹟,也不過是文人所好吧!!

村夫俗子又何在意呢??

DSC_743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龜獵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